[发明专利]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7812.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伯;温二丁;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3/04;B21B1/22;C21D1/78;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韧性 耐磨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材料热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及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2~0.4、Si:0.1~0.5、Mn:0.5~1.5、Cr:0.5~1.2、Mo:0.1~0.3、Ni:0.02~0.08、Cu:0.04~0.1、V:0.001~0.008、Ti:0.01~0.04、Nb:0.01~0.05、B:0.001~0.003、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采用Q‑P‑T热处理工艺制备高韧性耐磨钢,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微合金元素V、Ti、Nb起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使耐磨钢具有优良耐磨性和较高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磨钢是广泛应用于各种磨损工况下的一类钢铁材料,其目的在于减缓机械部件的磨损消耗,提高产品的寿命,延长机械产品因磨损而发生失效行为的时间,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值以保证恶劣工况下的耐摩擦磨损性能。许多机械装备的磨损部件在实际工况中,往往要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对于耐磨材料除了硬度要求之外,对于材料的韧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磨损是机械零件主要失效方式之一,矿山、冶金、建材、电力等工业设备服役过程几乎都涉及磨损。磨损造成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机械装备及其零件的磨损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目前耐磨钢在生产中通常冲击韧性较低且不稳定,从而导致复杂多样的冲击条件下钢板耐磨性差,易断裂失效的问题。
与传统的淬火-回火(Q-T)工艺相比,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是将完全奥氏体化的钢,淬火到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和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Mf)之间,此时马氏体部分相变,组织中有一部分未转变的奥氏体;随后,在淬火终止温度,或高于淬火终止温度进行保温配分,碳原子从过饱和的马氏体中向未转变的奥氏体中扩散,使得奥氏体足够稳定,能够稳定的保留到室温,而不发生相变,同时由于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存在,在回火配分过程中弥散析出物进一步提高耐磨钢的强度。通过Q-P-T工艺,可以实现高的强度和塑性的结合,并且在不需要添加合金元素的前提下获得优异的强韧性的结合。
现有技术中低合金耐磨钢的生产主要通过淬火来提高钢板硬度,而淬火后钢板往往得到了较高的硬度,却得不到较好的冲击韧性。回火后,低温回火对韧性改善不明显,中温回火又会产生回火脆性,高温回火后冲击韧性会有明显提高但硬度又得不到保证。
目前,有关淬火-配分-回火工艺如中国专利CN201110271109.5公开介绍了一种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相比于Q-P-T工艺,耗能,效率低,工艺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及制备方法,在加入V、Ti、Nb之后,通过使用淬火-配分-回火工艺,控制碳化物析出和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获得的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的微观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使耐磨钢强度不降低,而塑性显著提升。
本发明一种低合金高韧性Q-P-T耐磨钢板,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2%~0.4%、Si:0.1%~0.5%、Mn:0.5%~1.5%、Cr:0.5%~1.2%、Mo:0.1%~0.3%、Ni:0.02~0.08%、Cu:0.04~0.1%、V:0.001~0.008%、Ti:0.01~0.04%、Nb:0.01~0.05%、B:0.001%~0.003%、P0.015%、S0.005%、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进一步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N含量0.004%。
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钢板厚度规格范围为5~12mm,屈服强度为800~1200MPa,抗拉强度为1500~1850MPa,断后延伸率为10~18%,表面布氏硬度为450~550HBW,低温冲击功(Akv/-40℃)为10~60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臂搁物架及具有其的冰箱
- 下一篇:一种板材水平转垂直的翻转抓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