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CS的火电机组性能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838.4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朱亚清;罗嘉;庞志强;肖黎;方彦军;欧阳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cs 火电 机组 性能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DCS的火电机组性能监测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
获取到DCS发送的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
所述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具体包括:火电机组汽轮机主蒸汽焓值、冷再热蒸汽焓值、过热器出口焓值、再热器进口焓值、汽轮机中压缸进气焓值、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焓值、再热器出口焓值、汽轮机发电机组热效率、汽轮机发电机组锅炉效率、火电机组对应的厂用电率,火电机组加热器的汽侧温度、火电机组加热器入口水温、火电机组加热器水流量;
获取到火电机组主汽压力的制造厂设计值、火电机组主汽温度的第一制造厂设计值、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的制造厂设计值、排烟温度与锅炉负荷之间的第一变化函数、飞灰含碳量与锅炉负荷之间的第二变化函数;
根据所述火电机组汽轮机主蒸汽焓值、所述冷再热蒸汽焓值、所述过热器出口焓值、所述再热器进口焓值、所述汽轮机中压缸进气焓值、所述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焓值和所述再热器出口焓值计算火电机组的管道效率;
根据所述管道效率、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热效率和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锅炉效率计算火电机组对应的电厂发电效率;
根据所述厂用电率和所述电厂发电效率计算火电机组对应的电厂供电效率;
确定所述第一制造厂设计值为火电机组主蒸汽温度的主蒸汽温度目标值,确定所述第一变化函数为排烟温度目标值,确定所述第二变化函数为飞灰含碳量目标值;
根据所述火电机组加热器的汽侧温度、所述火电机组加热器入口水温和火电机组加热器水流量计算加热器的端差,确定所述端差为端差目标值;
根据所述主蒸汽温度目标值、所述排烟温度目标值、所述飞灰含碳量目标值和所述端差目标值利用等效焓降法分别进行主蒸汽温度、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和端差的残差分析,得到对应的偏差计算值;
将所述偏差计算值、所述电厂发电效率和所述电厂供电效率返回发送至所述DC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S的火电机组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到DCS发送的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之后还包括:
分别通过Grubbs准则将不满足预设等式的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剔除;
所述预设等式为:|vi|≥σ×T(n,α);
其中,vi为某一火电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与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火电机组的全部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的差值,σ为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火电机组的全部实时运行数据测量值的均方差误差,T(n,α)为临界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CS的火电机组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火电机组汽轮机主蒸汽焓值、所述冷再热蒸汽焓值、所述过热器出口焓值、所述再热器进口焓值、所述汽轮机中压缸进气焓值、所述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焓值和所述再热器出口焓值计算火电机组的管道效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火电机组汽轮机主蒸汽焓值、所述冷再热蒸汽焓值、所述过热器出口焓值、所述再热器进口焓值、所述汽轮机中压缸进气焓值、所述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焓值和所述再热器出口焓值通过第一预设公式计算火电机组的管道效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具体为:
式中,ηgd为管道效率,hzq为火电机组汽轮机主蒸汽焓值,hlzr为冷再热蒸汽焓值,hgro为过热器出口焓值,hzri为再热器进口焓值,hzji为汽轮机中压缸进气焓值,hpq为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焓值,hzro为再热器出口焓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DCS的火电机组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管道效率、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热效率和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锅炉效率计算火电机组对应的电厂发电效率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管道效率、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热效率和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锅炉效率通过第二预设公式计算火电机组对应的电厂发电效率;
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具体为:
式中,ηcp为火电机组对应的电厂发电效率,ηg为汽轮机发电机组锅炉效率,ηq为汽轮机发电机组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8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