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的时标对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760.6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张军;迟文明;李渊;饶晓;孙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兴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机 采集卡 系统数据采集 计数器 采集数据 主控PC机 对齐 数据包 时标 实时嵌入式软件 读取 应用技术领域 高性能时钟 时序 调试接口 航空工程 解析软件 时间标签 时序标记 数据采集 同步驱动 依次连接 真实目标 时间轴 主控卡 链路 硬线 还原 转发 采集 分析 | ||
本发明属于航空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的时标对齐方法。本发明步骤如下:a)将每张采集卡与每个余度VMC或RN目标机的调试接口依次连接,作为数据采集的链路;b)每张采集卡的CPLD中设置计数器,用计数值作为时间标签,对采集的目标机数据包进行时序标记;c)主控卡的FPGA中设置10MHz高性能时钟源,通过硬线引出,同步驱动b)中所有计数器;d)采集卡中的实时嵌入式软件每次接收到目标机采集数据时,读取b)产生的时标值,同采集数据一起转发给主控PC机;e)主控PC机的解析软件根据时标值,将多余度目标机数据包在同一时间轴上展开分析,达到还原真实目标机时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的时标对齐方法。
背景技术
WL-A飞机管理系统采用多余度架构,每个余度通道的飞机管理计算机(以下简称VMC)和远端节点(以下简称RN)进行数据采集后,需要在同一时间轴上展开分析,面临多通道时标对齐的问题。如果直接采用VMC/RN目标机的心跳值作为时标进行通道数据对齐,当VMC之间本身已经处于失步(非同步)状态时,会造成时间轴上对齐的数据并不是真正同时发生的,无法还原出系统真实时序;当前飞机管理系统的飞行测试接口(以下简称FTI)利用采集主控PC机的时间戳,对各通道采集的数据包进行标记,但受制于PC机windows为非实时操作系统,时序标记操作受其它进程影响较大,且软件产生的时间戳精度较低(微秒级),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误对齐或误失步的现象,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效果。
鉴于上述两种方式的局限和不足,寻求一种对多余度VMC/RN数据进行时序标记的方法,对WL-A飞机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使用多余度系统目标机时标的方式无法适用本身失步的情况,而当前采用主控PC机时标的方式效果不理想、精度低的不足,本发明利用嵌入式采集设备中的硬件资源产生时标,由实时嵌入式软件获取时标标记接收数据包,实现了一种实时性强、精度高、可行的采集数据时序标记与对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的时标对齐方法,其步骤如下:
a)将每张采集卡与每个余度VMC或RN目标机的调试接口依次连接,作为数据采集的链路;
b)每张采集卡的CPLD中设置计数器,用计数值作为时间标签,对采集的目标机数据包进行时序标记;
c)主控卡的FPGA中设置10MHz高性能时钟源,通过硬线引出,同步驱动b)中所有计数器;
d)采集卡中的实时嵌入式软件每次接收到目标机采集数据时,读取b)产生的时标值,同采集数据一起转发给主控PC机;
e)主控PC机的解析软件根据时标值,将多余度目标机数据包在同一时间轴上展开分析,达到还原真实目标机时序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时标的产生和获取过程与目标机时序无关,当目标机余度通道之间失步或目标机本身就是异步工作时,也可以进行正常进行时标对齐;基于CPLD/FPGA硬件资源和实时嵌入式软件的标记方式,有效克服了当前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主控PC方式的不足,保证了实时性和精度;技术方案易于实现,可行性强。
本发明已经在WL-A飞机的飞机管理系统综合监控与VMC机载软件调试中实施,解决了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中时标对齐的难题,使多余度系统真实时序可以进行还原分析,提高了系统实验与软件调试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余度系统数据采集的时标对齐方法的软硬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监控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嵌入式智能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