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监管和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712.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阚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立东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11D9/02;C11D9/10;C11D9/18;C11D9/38;C11D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生物 油脂 就地 监管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处理工艺,适用于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处理。是将废弃生物油脂就地收集,送入一体化集成反应器中,加入辅料,经过一次性反应,生成粉状洗涤剂的过程。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成本低、占地少,反应周期短,可就地生成洗涤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油脂的监管和处理技术,具体是关于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监管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生物油脂(俗称地沟油)主要产生于餐饮,食品加工等场所。由于含有细菌病毒,黄曲霉素毒素,苯并芘等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不可再次食用。
对于废弃生物油脂的合法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集中收集,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或者化工原料。但是由于中间管理环节的监管漏洞,以及收运和处理的高成本,很难盈利,因此为不法分子获取非法利益提供了获利途径,有人利用废弃生物油脂再次作为食用品非法使用,有的经过简单处理,有的甚至都不处理。
传统废弃生物油脂的处理工艺路线如下:逐个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前处理(粉碎---固液分离---油水初步分离)---油水精细分离成毛油 ---提纯成混合油脂---再次逐项分离---成为混合生物柴油或者日化产品)。
采用传统处理工艺路线,极其繁琐,设备占地大,投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产出物成本极高,基本没有经济效益,有不少还亏损,因此逐渐被人们放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处理方法。该方法避免远程运输,在废弃生物油脂的产生源头,经过一体化集成反应器,就地处理废弃生物油脂,并且转化为洗涤剂清洁回用,并在源头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监管,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弃生物油脂的就地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是将废弃生物油脂就地收集,送入一体化集成反应器中,加入辅料,经过一次性反应,生成粉状洗涤剂的过程,同时进行适时自动感应监控。
所述一体化集成反应器中设置有进料装置、粉碎搅拌一体化装置、加热装置、杀菌消毒除臭装置、粉尘拦截装置、排气装置、卸料装置、电控装置、物联网自动感应监控装置。
在所述废弃生物油脂送入一体化集成反应器之前,可经过粉碎、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其中之一或者几步的前处理过程。
所述辅料,其成分、占比如下:
1)碱性物质:占辅料总量的10%-50%质量比;
2)加速剂:占辅料总量的1%-10%质量比;
3)异味吸附剂:占辅料总量的1%-10%质量比;
4)染色剂:占辅料总量的1%-10%质量比;
5)增味剂:占辅料总量的1%-10%质量比;
6)摩擦剂:占辅料总量的5%-20%质量比;
7)润滑剂:占辅料总量的1%-10%质量比;
8)生物制剂:占辅料总量的5%-20%质量比。
其中:
所述碱性物质,选用纯碱、碳酸钠之一或组合;
所述加速剂,选用硅酸钠;
所述异味吸附剂,选用活性炭、硅藻土、分子筛、沸石之一或者组合;
所述染色剂,选用钛白粉、其它色素之一或组合;
所述增味剂,选用香精、甜味剂之一或组合;
所述摩擦剂,选用二氧化硅、碳酸钙之一或组合;
所述润滑剂,选用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立东,未经阚立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杆轴承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