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245.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边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废 汽车 车身 破碎 分选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两级破碎的方式逐步将报废汽车车身破碎到预定尺寸;步骤二:按顺序采用负压‑旋风分离流程、磁力分选流程、涡电流分选流程及滚筒筛分流程分别将车身破碎后的轻物质、磁性金属、有色金属、微粉物质、玻璃、橡胶及塑料分离回收。本发明采用两级破碎加多次选别的方式实现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分类工作。充分满足拆解报废汽车车身企业拆解业务的需要,是国内现有拆解同行业首创的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报废汽车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汽车的保有量急剧增加,截至200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7000万辆,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汽车保守估计在400万辆左右。报废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引发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等一系列问题。报废汽车主要由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材料构成。国内目前对报废汽车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手工拆解、人工分选,即先用火焰切割将车体分割,然后人工进行材料挑选,回收钢铁、铜铝、其它有色金属、塑料、玻璃等。这种人工作业方式均可以实现对拆解之汽车破碎分选动作,但处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产生环境污染,不符合现代汽车工业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两级破碎的方式逐步将报废汽车车身破碎到预定尺寸;
步骤二:按顺序采用负压-旋风分离流程、磁力分选流程、涡电流分选流程及滚筒筛分流程分别将车身破碎后的轻物质、磁性金属、有色金属、微粉物质、玻璃、橡胶及塑料分离回收。
优选的是,所述两级破碎方式分别是一级初步破碎、二级精细破碎。
优选的是,所述负压-旋风分离流程中,负压-旋风分离体统入料口与二级破碎物料出口紧密衔接,。
优选的是,滚筒筛分流程,使用二级筛分,二级筛网先通过筛孔孔径为1-4mm的细网将较细的不便于分选微粉物质筛分出来,再通过筛孔孔径为4-12mm的粗网将其中玻璃碎片分离出来。
优选的是,所述二级筛网由直径不同两个钢板网制成的对接滚筒制成。一级筛孔直径范围为2-4毫米;二级筛孔直径范围为5-7毫米。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两级破碎加多次选别的方式实现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分类工作。充分满足拆解报废汽车车身企业拆解业务的需要,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噪音低,无粉尘,无废气产生,工作环境友好,同时设备分选分类效率高、配置简单灵活、管理维护保养方便,是国内现有拆解同行业首创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废汽车车身的破碎分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两级破碎的方式逐步将报废汽车车身破碎到预定尺寸;
步骤二:按顺序采用负压-旋风分离流程、磁力分选流程、涡电流分选流程及滚筒筛分流程分别将车身破碎后的轻物质、磁性金属、有色金属、微粉物质、玻璃、橡胶及塑料分离回收。
所述两级破碎方式分别是一级初步破碎、二级精细破碎。
所述负压-旋风分离流程中,负压-旋风分离体统入料口与二级破碎物料出口紧密衔接,。
滚筒筛分流程,使用二级筛分,二级筛网先通过筛孔孔径为1-4mm的细网将较细的不便于分选微粉物质筛分出来,再通过筛孔孔径为4-12mm的粗网将其中玻璃碎片分离出来。
所述二级筛网由直径不同两个钢板网制成的对接滚筒制成。一级筛孔直径范围为2-4毫米;二级筛孔直径范围为5-7毫米。
本发明采用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