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950.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阴影校正 验证 植被参数 落影 阴影 判定 单一指标 定量评估 定量评价 科学意义 数据准备 相对误差 样本选择 影像分类 校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准备、影像分类、提取地形阴影本影和落影、验证样本选择、计算co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精度验证的定量评价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公开发表的地形校正或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精度验证的定量验证评估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定量比较植被参数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i的决定系数(或相关系数),二是定量比较山区阴坡与相邻阳坡的植被参数值的相对误差。方法一存在单一的决定系数趋于0有可能是因为削除了地形影响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消除地形影响但数据分布恰好形成决定系数趋于0的情况。方法二存在地形阴影没有区分本影与落影的不足,会出现本影校正效果好但落影校正效果差的情况。这两种方法存在的缺陷直接影响到了地形校正或地形阴影校正方法有效性的定量评价与应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完善传统验证中地形阴影没有区分本影和落影的缺陷,弥补传统验证中仅采用植被参数与cosi决定系数r2单一指标来判定校正效果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数据准备:选择验证研究区,收集研究区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或坡度、坡向数据;
步骤S2,影像分类:应用常规监督或非监督分类方法将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为山体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
步骤S3,采用以下公式提取地形阴影本影:
tanξ=tanσ*cos(π-(ω-β))
tanξ>tanγ
式中,ξ是折算为背向太阳入射方向的坡度角,σ为自然坡度角,β为坡向角,γ、ω是卫星过境时的太阳高度角与太阳方位角;σ和β可以从坡度、坡向图中获取(坡度、坡向图由数字高程模型或坡度、坡向数据生成),γ和ω可从研究区遥感影像头文件中获取;
步骤S4,在山体阴影区域按以下公式提取地形阴影落影:
σ<γ
式中,σ为自然坡度角,γ为卫星过境时的太阳高度角
步骤S5,验证样本选择:每组样本按照空间邻近原则选取地形阴影本影、落影和非阴影数据;样本总数不小于50组;
步骤S6,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i:
cosi=cosσ·cosθ+sinσ·sinθ·cos(β-ω)
式中,i为太阳入射角,σ为自然坡度角,β为坡向角,θ、ω是卫星过境时的太阳天顶角与太阳方位角;σ和β可以从坡度、坡向图中获取(坡度、坡向图由数字高程模型或坡度、坡向数据生成),θ和ω可从研究区遥感影像头文件中获取;
步骤S7,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验证研究区植被指数VI与cosi决定系数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