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950.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阴影校正 验证 植被参数 落影 阴影 判定 单一指标 定量评估 定量评价 科学意义 数据准备 相对误差 样本选择 影像分类 校正 | ||
1.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数据准备:选择验证研究区,收集研究区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或坡度、坡向数据;
步骤S2,影像分类:应用常规监督或非监督分类方法将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为山体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
步骤S3,采用以下公式提取地形阴影本影:
tanξ=tanσ*cos(π-(ω-β))
tanξ>tanγ
式中,ξ是折算为背向太阳入射方向的坡度角,σ为自然坡度角,β为坡向角,γ、ω是卫星过境时的太阳高度角与太阳方位角;σ和β可以从坡度、坡向图中获取,γ和ω可从研究区遥感影像头文件中获取;
步骤S4,在山体阴影区域按以下公式提取地形阴影落影:
σ<γ
式中,σ为自然坡度角,γ为卫星过境时的太阳高度角
步骤S5,验证样本选择:每组样本按照空间邻近原则选取地形阴影本影、落影和非阴影数据;样本总数不小于50组;
步骤S6,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i:
cosi=cosσ·cosθ+sinσ·sinθ·cos(β-ω)
式中,i为太阳入射角,σ为自然坡度角,β为坡向角,θ、ω是卫星过境时的太阳天顶角与太阳方位角;σ和β可以从坡度、坡向图中获取,θ和ω可从研究区遥感影像头文件中获取;
步骤S7,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验证研究区植被指数VI与cosi决定系数r2:
式中,x、y分别为验证研究区植被指数VI、cosi数据,n为影像数据的像元数;
步骤S8,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植被指数VI在地形阴影本影、落影相对非阴影的相对误差:
E=|VIshadow-VIsunny|/VIsunny×100%
式中,E为相对误差,VIshadow为地形阴影本影或落影的植被指数VI值,VIsunny为阴影邻近非阴影的植被指数VI值;
步骤S9,采用以下条件判别地形阴影校正效果:
当地形阴影本影相对误差<5%且地形阴影落影相对误差<5%且r2<0.05且Std/M<10%时,认为地形阴影校正效果达到要求,其中,Std/M为植被指数VI所有样本的标准方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指数VI包括但不限于NDVI、RVI、EVI2、TAVI其中,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RVI为比值植被指数,EVI2为双波段增强植被指数,TAVI为地形调节植被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地形阴影校正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被参数不仅包括VI,还包括叶面积指数LA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9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