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纤面料防霉抗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820.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曼华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M11/01;D06M15/03;D06M16/00;D06M13/463;D06M13/467;D06M11/7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面料 防霉 抗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霉抗菌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抗菌材料、抗菌服装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尤其是作为医务服装,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理想用品,而带有抗菌功能的日常服装市场则更为广阔。随着抗菌材料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和更为有效、持久、抗菌防臭卫生整理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抗菌服装产业已成为世界材料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逐步凸显出其巨大的内在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抗菌离子中,由于银离子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效率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银杀菌的原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繁殖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环境越温暖潮湿,通风透气性越差,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是一般纳米材料杀菌效能的120倍,因此银离子十分适合应用于抗菌面料领域。在众多金属离子中,汞、银、镉、铜、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但安全无毒、无皮肤刺激性等副作用的仅为银、锌和铜离子,且银离子的抗菌能力远强于锌离子和铜离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化纤面料防霉抗菌剂,使得面料具有长效抗菌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化纤面料防霉抗菌剂,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纳米银复合颗粒1-18份、水溶性硅烷偶联剂1-3份、壳聚糖40-55份,季铵盐类化合物16-30份,桦褐孔菌2-8份,水100-200份。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为N,N,N-三甲基壳聚糖、二乙基甲基壳聚糖,或季铵化壳聚糖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选自下述至少一种物质: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苄胺氯化物、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银复合颗粒为纳米银负载SiO2颗粒。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银负载SiO2颗粒由如下方法制得:将纳米SiO2粉末分散于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形成纳米SiO2分散液;避光条件下将纳米SiO2分散液滴加至AgNO3溶液中,调整溶液的pH值为7-9,反应2-5小时,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干燥,即制得纳米银负载SiO2颗粒。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SiO2粉末与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6-12mL,所述的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2%,所述的纳米SiO2粉末与AgNO3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4-7mL,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mol/L。
优选地,所述的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其化学结构式为:
式中Me为-CH3,X为-OCH2CH3或-OCH3,Y为-CH=CH2,Z为-OH,分子量为0.5-1.0万。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化纤面料防霉抗菌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防霉抗菌剂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保护皮肤,同时本发明的抗菌剂制备工艺也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存储稳定性。桦褐孔菌和壳聚糖用于衣物后不会伤害皮肤,利用低功率紫外线和高温烘焙后,再用二缩水甘油双酚溶液进行处理,不仅能延长抗菌剂在面料中的作用时间,还能改善面料的手感和耐热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一种化纤面料防霉抗菌剂,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按照质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纳米银复合颗粒1-18份、水溶性硅烷偶联剂1-3份、壳聚糖40-55份,季铵盐类化合物16-30份,桦褐孔菌2-8份,水100-200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聚糖为N,N,N-三甲基壳聚糖、二乙基甲基壳聚糖,或季铵化壳聚糖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选自下述至少一种物质: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苄胺氯化物、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纳米银复合颗粒为纳米银负载SiO2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曼华,未经刘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QL注入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JAVASCRIPT安全测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