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4919.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孙庆民;贾亚非;马团芝;贾远超;黄桂青;韩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袭娜;耿霞 |
地址: | 25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段聚醚酮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预聚反应瓶A和预聚反应瓶B中分别加入溶剂,降温后分别向预聚反应瓶A和向预聚反应瓶B中加入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2)将对苯二甲酰氯和溶剂在混合瓶A混合,将间苯二甲酰氯和溶剂在混合瓶B混合,然后分别向混合瓶A和混合瓶B中加入二苯醚;
(3)将混合瓶A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A中,反应得到预聚物A;将混合瓶B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B中,反应得到预聚物B;
(4)将所得到的预聚物A和预聚物B给入聚合反应瓶中,进行聚合反应;
(5)聚合结束后将聚合物从聚合反应瓶中取出,捣碎,酸洗涤、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得到嵌段型聚醚酮酮树脂;
混合瓶A中对苯二甲酰氯和二苯醚为等摩尔比,混合瓶B中间苯二甲酰氯和二苯醚为等摩尔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邻二氯苯、硝基苯、四氯乙烷、二硫化碳或硝基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用溶剂的质量之和为步骤(1)中和步骤(2)中所有单体的质量之和的0.5~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降温为降温至-5℃至-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路易斯酸为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氯化铁、三氟化硼、无水二氯化锌、无水五氯化锑、无水二氯化锡中的任意一种;路易斯碱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苯砜、三苯基氧膦、硝基丙烷、环丁砜、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为:在-5℃~-35℃下,将混合瓶A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A中,在-5℃~-35℃下保持1~2小时,然后升温至20~30℃,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预聚物A;在-5℃~-35℃下,将混合瓶B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B中,在-5℃~-35℃下保持1~2小时,然后升温至20~30℃,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预聚物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聚合反应瓶的温度控制在20~60℃,聚合反应时间为1~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聚合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通过酸吸收装置将其吸收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洗涤为用浓度为3wt%~6wt%的盐酸水溶液洗涤,烘干温度为120~15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嵌段聚醚酮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干燥的条件下,向预聚反应瓶A和预聚反应瓶B中分别加入溶剂,降温至-5℃至-30℃之间后,分别向预聚反应瓶A和预聚反应瓶B中分批加入计量好的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2)在干燥的条件下,将对苯二甲酰氯和溶剂在混合瓶A混合,将间苯二甲酰氯和溶剂在混合瓶B混合,然后分别向混合瓶A和混合瓶B中加入二苯醚;
(3)在-5℃~-35℃下,将混合瓶A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A中,在-5℃~-35℃下保持1~2小时,然后升温至20~30℃,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预聚物A;在-5℃~-35℃下,将混合瓶B中得到的物料加入至预聚反应瓶B中,在-5℃~-35℃下保持1~2小时,然后升温至20~30℃,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预聚物B;
(4)将所得到的预聚物A和预聚物B加入至聚合反应瓶中,反应体系在聚合反应瓶中的反应时间为1~4h,聚合温度控制在20~60℃;
(5)反应结束后将从聚合反应瓶中得到的聚合物取出捣碎,然后采用3wt%~6wt%的盐酸水溶液洗涤两次,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将所得到的聚合物在120~150℃干燥器中真空状态下烘干即可得到嵌段型聚醚酮酮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9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生物光学窗口靶向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吸湿性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