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4829.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苟青炳;张洪波;陈炳伟;杜利清;汪鹏;曾梁彬;王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F16C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层 拉索钢丝 内衬管 缓解 带钢 拉索 停放制动缸 外部 轨道车辆 卡槽接头 拉索套管 螺纹接头 导向孔 钢丝索 包覆 衬管 摩擦阻力 手动制动 薄膜层 连接孔 外套管 合股 滑行 涂覆 缠绕 制动 破裂 停车 | ||
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包括拉索钢丝、拉索套管、卡槽接头和螺纹接头,拉索钢丝包括钢丝索芯和涂覆在钢丝索芯外表面上的薄膜层;拉索套管包括内衬管、包覆在内衬管外部的钢丝层、缠绕在钢丝层外部的带钢层以及包裹在带钢层外部的外套管,卡槽接头和螺纹接头内均具有连接孔和导向孔,两导向孔内均设有内衬管,由于拉索钢丝的外层是PA1010涂层,拉索钢丝在PTFE内衬管内滑行时,摩擦阻力会大大降低,在内衬管外部包覆有65Mn合股钢丝层,提升了拉索整体的弹性,带钢层对钢丝层进行加固,防止钢丝层在使用中因破裂导致失效,本发明减少了手动制动缓解时所需的缓解力,为停车制动缓解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上在停放制动状态下需要手动缓解时,广泛采用人工拉动位于车辆两侧易操作位置的拉索来解除停放制动。现有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用拉索包括拉索套管、设置在拉索套管中可滑动的拉索钢丝,拉索套管两端设有拉索接头,拉索钢丝的两端穿出拉索接头外,拉索钢丝两端设有钢丝接头,拉索套管包括套装在拉索钢丝外的内衬以及包裹在内衬外的外套管。拉索的手柄端安装在车体侧面,另一端连接在停放制动缸上,中间的索线部分通过扎带吊在转向架上。在实际运用中发现,现有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在使用时,所需缓解力过大,常常无法拉动,最后导致停车制动难以缓解。缓解力过大的原因较多,索芯与内衬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拉索弯曲过于严重、拉索的弹性不理想都是造成缓解力大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动制动缓解时,所需缓解力小的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缸手动缓解拉索包括拉索钢丝、拉索套管、卡槽接头和螺纹接头,拉索钢丝包括钢丝索芯,拉索套管包括内衬管和外套管,所述拉索钢丝还包括涂覆在钢丝索芯外表面上的薄膜层;所述拉索套管还包括包覆在内衬管外部的钢丝层、缠绕在钢丝层外部且为螺旋状的带钢层以及包裹在带钢层外部的所述外套管,拉索钢丝能在内衬管内滑行,且其两端均伸出拉索套管;卡槽接头内具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连接孔和导向孔,螺纹接头内同样具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连接孔和导向孔,两导向孔内均设有内衬管,拉索套管的一端插入卡槽接头的连接孔中,拉索钢丝通过卡槽接头的内衬管向外伸出,拉索套管的另一端插入螺纹接头的连接孔中,拉索钢丝通过螺纹接头的内衬管向外伸出。
所述卡槽接头的连接孔为具有大、小径孔的阶梯孔,阶梯孔的小径孔与导向孔相接,拉索套管与卡槽接头连接的一端除去一段外套管,暴露带钢层,卡槽接头的大径孔与拉索套管紧配合,拉索套管的小径孔与暴露的带钢层紧配合。
所述卡槽接头的小径孔与导向孔之间为锥面连接,形成锥台形空间,卡槽接头内的内衬管的一端具有与锥台形空间匹配的锥台形端部,该锥台形端部置于卡槽接头的锥台形空间中。
所述螺纹接头的连接孔为具有大、小径孔的阶梯孔,小径孔与导向孔相接,拉索套管与螺纹接头连接的一端除去一段外套管,暴露带钢层,螺纹接头的大径孔与拉索套管紧配合,小径孔与暴露的带钢层紧配合。
所述螺纹接头的小径孔与导向孔之间为锥面连接,形成锥台形空间,螺纹接头内的内衬管的一端具有与锥台形空间匹配的锥台形端部,该锥台形端部置于螺纹接头的锥台形空间中。
所述钢丝索芯伸出螺纹接头的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拉杆的头部为螺纹段,螺纹段连接有螺母和螺纹护套。
所述内衬管为PTFE(聚四氟乙烯)材质。
所述钢丝层采用65Mn合股钢丝。
所述外套管为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塑胶材质。
所述钢丝索芯外表面上的薄膜层为PA1010(尼龙1010)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列车风挡风阻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卡轨式驻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