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3153.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金;吴晶华;黄银花;刘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9/127 | 分类号: | B23K9/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11620 | 代理人: | 王继胜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结构 焊缝 视觉 跟踪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跟踪模块、机器人模块、焊枪模块、通讯模块;视觉跟踪模块包括CCD相机、结构光激光器、图像采集卡和处理激光焊缝图像的控制器,结构光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照射到被测物体,并由CCD相机用于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所述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焊枪模块的焊接动作;视觉跟踪模块中的CCD相机和结构光激光器通过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安装在机器人模块上,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向机器人模块、焊枪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机器人模块内设置有坐标标识装置,用于确定作为参考的标识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光激光器采用一字线激光器,位于焊枪模块前方,向焊枪模块下方的被测物体倾斜发射激光,倾斜角度为30度,CCD相机位于被测物体正上方采集图像,正对结构光激光器照射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包括支架和设置其上面的X轴运动器、Y轴运动器,Y轴运动器带动CCD相机和结构光激光器前后移动,X轴运动器根据图像的实时偏差值左右调节焊缝的跟踪位置,X轴运动器的两端位于Y轴运动器上,X轴运动器上设置有焊缝跟踪器封装盒,用于放置CCD相机和结构光激光器;支架固定在机器人模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焊缝跟踪器封装盒设置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滤光片、挡光板、冷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的焊缝视觉跟踪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焊枪未焊接的情况下,控制器对CCD相机拍摄的激光焊缝图像进行预先处理,包括焊缝位置提取处理、焊缝图像平滑处理,并定好坐标点;
(2)进行焊缝图像增强处理,包括对采集的彩色焊缝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处理,再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用于修正图像,通过拉伸像素强度分布范围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3)对焊缝图像分割处理,采用基于灰度阈值的分割处理方法;
(4)焊缝图像后处理,包括利用开运算进行图像的处理,把图像中不平滑的部分消除掉,让图像中离的较近的像素连接起来,形成较为平滑的图像;以及图像的骨架提取,将图像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
(5)再对图像进行直线拟合与特征点坐标的提取,找到拍摄的激光图像的焊缝中心坐标,然后将该坐标与之前步骤(1)示教好的坐标点进行比较,算出偏差信息,实现机器人模块对焊枪的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焊缝位置提取处理是在原始图像中提取200×150像素的图像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的焊缝视觉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特征点坐标提取时,是建立激光坐标系与机器人模块本体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计算矩阵,实现焊缝定位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的焊缝视觉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CD相机和结构光激光器通过基于线结构光三角测量原理及基于“距离-深度关系”3D原理实现焊缝的计算,通过对角接焊缝、斜坡焊缝、搭接焊缝的特征聚类建模,获得曲面、曲线的拓扑构造特征值,继而识别、重构正确的焊缝3D模型,并采用小波去噪声的处理,利用小波变换对正常信号中反常信息的灵敏捕捉能力,将视频图像中的信息不利因素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的焊缝视觉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过程中,所述系统能够设定悬停控制,对系统设定固定焊接距离或者焊接时间,在焊接时中止焊接工作,然后调整视觉跟踪模块和焊枪模块,并重新开始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视觉跟踪系统的焊缝视觉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前,所述系统能够设定预测控制,对系统设定固定焊接距离或者焊接时间,模拟焊接工作,然后回到初始位置,调整视觉跟踪模块和焊枪模块,开始焊接,并在焊接过程中与模拟焊接的数值进行比对,进行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31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凳(BD800A)
- 下一篇:超细纤维静电尘掸(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