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耐候罩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455.7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饶桂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33;C09D7/20;C09D7/47;C09D7/65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魏星 |
地址: | 312028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耐候罩光 清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耐候罩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主剂和硬化剂组成,其中主剂与硬化剂的重量份数为100∶30~100∶50。主剂通过使用丙烯酸聚氨酯树脂配以填料、催化剂、消泡剂、流平剂、光吸收剂、光稳定剂、溶剂等材料再配合硬化剂的聚异氰酸酯、吸水剂、溶剂等制成强化耐候罩光清漆。该罩光清漆可在自干或中低温烘烤条件下涂于配套的涂料涂层上,一次涂装漆膜厚度在30‑40μm。该罩光清漆强化了原配套涂层的耐候性,解决了一般罩光清漆只具有装饰性不能有效强化涂层耐候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非闪光类面漆的耐候性强化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配套喷涂基材制品的强化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耐候的丙烯酸聚氨酯罩光清漆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涂料涂装配套一直都把耐候性提高的重点放在面漆上,而这项性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瓶颈阶段,在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很难有所提高。因为罩光清漆的透明性会使得配套涂膜显得丰满、光亮,但是光会透过罩光清漆涂层直接对面漆进行破坏,这样就使得面漆的耐候性与配套涂层的耐候性相同。很长时间内涂料涂装配套是在金属漆涂层上喷涂罩光清漆而实色面漆涂层不喷涂罩光清漆。伴随客户对外观的要求,近年有很多涂料配套涂装开始在实色面漆涂层上加喷罩光清漆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这也使得罩光清漆的用量逐年增加。不管在哪种配套涂装中,罩光清漆都被赋予的是装饰性。
近年中国在改善环境和对污染的制理上都出台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环境保护和污染制理成为全国的责任。涂料涂装行业更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国家明确规定的VOC排放标准是低于420g/L。涂料的高固体含量是目前解决溶剂型涂料排放达标的唯一方法。
本发明把提高配套涂层的耐候性目标放在罩光清漆上,通过赋予罩光清漆对光的吸收、阻挡、反射、散射来强化配套涂层的整体耐候性,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普遍应用性,在所有可以进行罩光清漆配套喷涂的体系和应用中都能够很好的强化耐候性。本发明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可以在氨基罩光清漆、丙烯酸聚氨酯罩光清漆、聚酯罩光清漆、丙烯酸罩光清漆等等各种不同档次的清漆中得以普遍实施。同时从中低温烘烤和降低VOC排放两个方面来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本发明仅以高固体含量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为基料,制备出的涂料固体含量高、烘烤温度低,漆膜性能既达到很好的装饰性又强化了配套涂层的耐候性,有效地提高了配套涂层的耐老化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罩光清漆的透光率影响和测试研究,通过降低涂层透光率达到强化配套涂层的耐候性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涂料配套涂层耐候性普遍难于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主剂制备
(1)配料、分散:将上述重量份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部分溶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加入部分消泡剂、填料搅拌至测试细度小于15μm;
(2)调漆:在500-800转/分中速搅拌下缓慢加入剩余部分消泡剂、催化剂、光吸收剂、光稳定剂、流平剂,充分搅拌并调节均匀,喷涂漆膜测试合格后用剩余溶剂调节粘度至涂-4杯于23℃测试20-30秒,固体含量为60-70%,过滤包装;
2、硬化剂制备: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聚异氰酸酯、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在中速搅拌状态下滴入吸水剂并搅拌均匀,过滤包装;
3、一种强化耐候罩光清漆的配比:使用时将分别包装的主剂与硬化剂以100∶30~100∶50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并添加少量稀释剂搅拌均匀,调节粘度至施工粘度后,即可进行相应工件的喷涂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强化耐候罩光清漆在在制备汽车车身、汽车零部件、设备、自行车等具有涂料配套涂层的产品涂装中的应用。其中的汽车零部件为:油箱、车桥、配件等类似基材;其中的设备为:数控设备、家电生产设备、高级机械设备等。
所述主剂和硬化剂的重量份数为100∶30~10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