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2436.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蔡乾亚;许颉雯;朱明华;刘永珍;缪文杰;杨义干;王尧;金丽寅;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G06T17/0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设计 交付 生成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管段制造的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生成方法包括: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建立管路三维模型;计算所述管路三维模型的各管段的制造信息;根据制造信息和船舶的实际情况对所述管路三维模型中的各管段进行三维标注;将三维标注的所述管路三维模型按照管段分别导出并进行轻量化处理,生成所述三维设计交付物。本发明采用电子三维模型作为交付物,实现了管段制造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管路能力,保证了产品制造信息的正确与快速传递,提升了现场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管段制造的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船舶管系设计过程中,管路设计人员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设计,接着使用管段三维模型进行投影生成二维图纸,然后通过图纸进行信息集成,在图面上标注管段几何尺寸,添加管段零件清单、弯管参数表、管附件装配信息表、管段校验信息表等,最后使用图纸作为设计交付物。但是,以二维图纸作为设计交付物,在船舶管系设计与制造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费时费力:设计人员完成管路三维建模后,还需要基于模型生成四个方向的投影图,并在投影图上标注尺寸,添加工艺信息,绘制局部详图等,完成一份二维图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该时间在设计过程中占了1/3的比例;
2、设计、制造数据不统一:由于以二维图纸作为交付物,信息都定义在图纸上,二维图纸更改后,三维模型不及时更新,导致设计、制造数据不统一;
3、设计数据管理困难:由于使用图纸进行信息集成,弯管信息和焊接信息等数据都只体现在纸面上,不能进行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
现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并行产品数字化定义,在多个领域推进数字化技术,推行三维设计交付物的模式。例如,波音公司要求波音787全球合作伙伴采用信息集成的三维模型作为整个飞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唯一依据,该技术将三维制造信息和三维设计信息共同定义到产品的数字化模型上,使产品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信息高度集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跨越式发展。而我国的大飞机设计与制造业正在逐步实施和应用该项技术。但是,以三维设计交付物的模式还未发展应用至船舶管系的设计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管段制造的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船舶管系设计制造过程中,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费时费力,设计制造数据源不统一;管段加工数据难以管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用于船舶管段的制造,所述生成方法包括: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建立管路三维模型;计算所述管路三维模型的各管段的制造信息;根据制造信息和船舶的实际情况对所述管路三维模型中的各管段进行三维标注;将三维标注的所述管路三维模型按照管段分别导出并进行轻量化处理,生成所述三维设计交付物。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建立管路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在三维环境中设计管路走向;依据管路走向从部件数据库中选择并布置管道附件;将布置的管子和管道附件生成各管段,从而生成所述管路三维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部件数据库中预存的管道附件的数据包括:管道附件的名称、标准号和型号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