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用循环水温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142.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锋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罐 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蒸汽电磁阀 循环水泵 循环水管 循环水温 测控仪 单回路 工业用 供水管 排气阀 排气管 溢流管 蒸汽管 气液混合装置 排水管 混合装置 智能 补水管 单向阀 供水泵 供水阀 回水管 输出端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用循环水温控系统,包括储水罐和控制器,储水罐上设置有设备供水管、设备回水管、补水管、排水管、溢流管和排气管,设备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阀和设备供水泵,溢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储水罐上设置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和气液混合装置,气液混合装置上连接有蒸汽管,蒸汽管上设置有蒸汽电磁阀,储水罐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智能单回路测控仪相连,智能单回路测控仪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排气阀、循环水泵和蒸汽电磁阀相连。本发明使用方便、安全,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用循环水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热水供热装置是利用工业燃料加热的,大型供热水装置需要燃烧大量的燃料,大型容器需要保温,成本高,散热面积大,保温管路多,总施工成本高,而且只能提供一定温度范围的热水。现有的热水供热装置由于采用工业燃料加热,因此在安装位置上需要安装在方便添加燃料的位置,对安装位置的要求较为苛刻,使用很不方便。且现有的储存热水的装置内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检测热水的温度和液位,检测结果不是很准确,且容易出现故障,且在热水加热过程中,储水装置内的压力升高,容易发生危险,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安装简单,成本较低的工业用循环水温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工业用循环水温控系统,包括储水罐和控制器,储水罐上设置有设备供水管、设备回水管、补水管和排水管,设备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阀和设备供水泵,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电磁阀,供水阀、设备供水泵、补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储水罐上部设置有溢流管和排气管,溢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储水罐上设置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储水罐底部连通,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与补水管连通,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和气液混合装置,循环水泵靠近进水口,气液混合装置上连接有蒸汽管,蒸汽管上设置有蒸汽电磁阀,还包括智能单回路测控仪,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智能单回路测控仪的输入端相连,智能单回路测控仪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排气阀、循环水泵和蒸汽电磁阀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手动控制阀,手动控制阀与补水电磁阀并联。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使用方便、安全,储水罐上设有液位传感器,能够在储水罐内液位降低时自动为储水罐补水,保证储水罐内的热水充足;储水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储水罐内的水温降低到设定的最低温度时,循环泵使储水罐内的水通过汽液混合装置与蒸汽混合,从而对水加热,使储水罐内的水始终维持一定的温度,由于水与蒸汽直接混合,蒸汽的热量不会损失,热量的利用率高;储水罐上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罐内的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排气管进行排气,避免发生危险,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智能单回路测控仪连接,可精确显示实时测量值,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便于查看,且测量精确,此外,由于本工业热水循环温控系统不需要工业燃料,因此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使用非常方便;设置溢流管,在储水罐内的水位超过预设值时,单向阀打开流出多余的热水,从而保护储水罐;设置手工控制阀,可手动进行补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锋,未经张建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