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序控制器及其内核电源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588.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黄进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序 控制器 及其 内核 电源 电路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序控制器的内核电源电路,其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压转换控制芯片、相位管理器以及分别独立地连接在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之间第一BUCK电路和第二BUCK电路;所述相位管理器根据所述电压转换控制芯片输入的初始PWM信号生成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第一BUCK电路和第二BUCK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BUCK电路和所述第二BUCK电路分别根据所述第一PWM信号和所述第二PWM信号,将所述输入模块的高电位电压转换为低电位电压,并从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其中,所述第一PWM信号和所述第二PWM信号的周期相同并且相位相反。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如上所述的内核电源电路的时序控制器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序控制器及其内核电源电路、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是利用夹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来显示图像。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的重量轻、体积小、厚度薄的特点,已广泛地被用在各种大中小尺寸的终端显示设备中。
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显示面板(LCD Panel)、源极驱动器(SourceIC)、栅极驱动器(Gate IC)和时序控制器(Tcon IC)。所述时序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源极驱动器和所述栅极驱动器提供时序控制信号,并且向所述源极驱动器发送待显示的数据信号,所述源极驱动器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扫描信号。
时序控制器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的ARM、DSP、FPGA等处理器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相同工艺条件下消耗的功率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功耗,这些处理器都会采用几种不同的供电电压,时钟频率比较高的内核采用低电压的内核电源(Core Power)供电,一般为1.2V;而时钟频率比较低的外围接口则采用高电压供电,一般为5V或12V。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大尺寸高分辨率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越高,时序控制器的内核电源需要更大的输出电流。现有技术中的时序控制器的内核电源电路,在满足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出时,其相应产生的纹波电流较大,降低了时序控制器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控制器的内核电源电路,该电路可以输出低电压大电流的内核电压,并且可以降低输出端产生的纹波电流,提高时序控制器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时序控制器的内核电源电路,其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压转换控制芯片、相位管理器以及第一BUCK电路和第二BUCK电路;其中,所述第一BUCK电路和所述第二BUCK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入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出模块;所述相位管理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相位管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转换控制芯片,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BUCK电路的控制端,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BUCK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电压转换控制芯片向所述相位管理器输入初始PWM信号,所述相位管理器根据所述初始PWM信号生成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第一BUCK电路和所述第二BUCK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BUCK电路和所述第二BUCK电路分别根据所述第一PWM信号和所述第二PWM信号,将所述输入模块的高电位电压转换为低电位电压,并从所述输出模块输出;其中,所述第一PWM信号和所述第二PWM信号的周期相同并且相位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智能进气装置
- 下一篇:数据外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