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323.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8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接触 球轴承 内圈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加工工艺,属于轴承内圈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工艺流程分粗、细两个加工过程,调整和保证关键工序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本发明通过在工艺过程中增加二次稳定组织处理,能稳定零件的原始组织,减小变形;通过对平面和外径经过多次研磨加工,提高了基准定位精度,以此来保证内沟的加工;增加了二次酸洗探伤检验,保证了沟的工作表面金属层不被破坏,保证材料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内圈的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零件尺寸和几何形状要求极高,是轴承精度级别中的最高级别P4级。此类轴承有以下几个特点:1.该类轴承的沟道表面粗糙度要求极高,沟道表面粗糙度是影响振动噪音、运动平稳的主要项目,要达到0.04-0.05微米;2.加工过程中的定位面和定位基准面精度要求也极高,平面度、平行度、椭圆度等要达到0.001-0.002毫米;3.要求具有可靠度较强的内在组织的稳定性,如组织不稳定在进行磨加工和零件的存放中就易变形,尺寸和几何精度难以保证;4.该类轴承在各工序的磨加工中易形成加工应力;5.此类精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内部结构不对称(一面有档边,另一面无档边),易变形,难以保证磨加工尺寸及几何精度;6.另外该类档圈的内圈壁薄,在热冷处理工序和其它磨加工过程中,也是较易变形的零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加工工艺,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变形和加工应力,保证了精密轴承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内圈磨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1)组织稳定处理:将零件摆放在恒温箱内,升温140°±5℃,保温一段时间,以稳定零件的原始组织,使其在磨加工中不变形或少变形;
(2)粗磨两端面:先磨非基准面,留量0.15mm,尺寸公差±0.01mm,再磨基准面,留量0.03mm,尺寸公差±0.01mm,平行度≤0.004mm,平面度≤0.004mm;
(3)初研两端面:留量为0,尺寸公差0~+0.01mm,平行度≤0.002mm,平面度≤0.002mm,为后序加工作好定位基础精度;
(4)粗磨外径:留量0.12mm,尺寸公差0~0.03mm,椭圆度、圆柱度、圆形偏差均≤0.003mm,垂直度≤0.003mm;
(5)粗磨内径:留量0.10mm,尺寸公差-0.03~0mm,椭圆度、圆柱度、圆形偏差均≤0.003mm,壁厚变动量≤0.005mm,垂直度≤0.003mm;
(6)粗磨内圈沟道:留量0.10mm,尺寸公差-0.03~0mm,沟的椭圆度≤0.003mm,沟厚度变动量≤0.004mm,沟相对基准端面的摆动≤0.005mm;
(7)酸洗、探伤:沟内不允许有烧伤、裂纹;
(8)光饰处理:不允许角处有黑皮;
(9)组织稳定处理:将零件装入恒温箱内,升温140°±5℃,保温一段时间;
(10)终研两端面:留量0,尺寸公差-0.02~-0.04mm,平行度、平面度均≤0.001mm;
(11)细磨外径:留量0.02mm,尺寸公差0~0.01mm,椭圆度、圆柱度、圆形偏差均≤0.0025mm,垂直度≤0.0015mm;
(12)细研外径:留量0,尺寸公差0~+0.01mm,椭圆度、圆柱度、圆形偏差均≤0.0012mm,垂直度≤0.00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体三维孔隙率计算方法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