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0368.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5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郝连奇;范承胜;浦绍柳;张续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连奇;范承胜;浦绍柳;张续周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王铮;康秀敏 |
地址: | 300381 天津市河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于中午12时之前,对表面露水已经蒸发的鲜叶进行采摘,将被采摘的所述鲜叶以单层平放的方式置于采摘容器中进行运输,转运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2)萎凋,将所述鲜叶摊放于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多层的萎凋容器中,摊放厚度2-3厘米,将所述萎凋容器置于萎凋房内进行萎凋,萎凋时间为由采摘当日至采摘后第4日的中午;
(3)固形,将经过萎凋的芽叶投入包揉机,采用轻档进行揉捻,投入包揉机的芽叶投放量为1.5-2.5千克,揉捻时间为20-30分钟,将经过揉捻的芽叶解散后,采用直条型理条机理条,理条时间为30-40分钟;
(4)固色,将经过固形的芽叶以2-3厘米的厚度摊放于真空烘干机中,在50-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时长为80-100分钟的烘干固色;
(5)养茶,将经过固色的芽叶静置于养茶容器内,将所述养茶容器置于上下两层的养茶架上进行养茶,养茶时间为由采摘后第5日至采摘后第12日的清晨,在所述养茶时间内,每隔24小时将上层养茶容器和下层养茶容器的位置进行相互置换;
(6)日光干燥,于采摘日后第12日的上午,将经过养茶的芽叶进行时长为3-6小时的日光干燥,并在日光干燥后,将芽叶转移至阴凉处进行时长为1小时的静置;
所述萎凋容器为竹木水筛或轻型材料晒床,所述萎凋容器的高度为1.5-2.5米,所述萎凋容器的层数小于等于10层;
当采摘当日下午16时至18时的天气为晴朗,将所述萎凋容器移出所述萎凋房,置于晒场支架上,进行10-15分钟的日光萎凋后重新送入萎凋房;当采摘当日下午16时至18时的天气为阴天或雨天,将所述萎凋容器移出所述萎凋房,置于晒棚内,进行15-20分钟的日光萎凋后重新送入萎凋房;
实施所述萎凋步骤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不超过20℃,湿度为40-65%;
实施所述固形步骤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不超过16℃,湿度不超过45%;
实施所述养茶步骤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不超过30℃,湿度不超过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鲜叶采摘步骤中,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至四叶中的任意一种鲜叶,采摘手法为掐采或托采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萎凋步骤中,每隔12-24小时将上层萎凋容器和下层萎凋容器的位置进行相互置换,中层萎凋容器的位置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步骤还包括:在采摘当日的下午16时至18时,将所述萎凋容器移出所述萎凋房,以单层摆放的方式进行10-20分钟的日光萎凋后重新送入萎凋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树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日光干燥步骤中,当采摘日后第12日上午的天气晴朗,将经过养茶的芽叶置于露天日光下进行时长为3-4小时的日光干燥,当采摘日后第12日上午的天气为阴天或雨天,将经过养茶的芽叶置于晒棚内进行时长为4-6小时的日光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连奇;范承胜;浦绍柳;张续周,未经郝连奇;范承胜;浦绍柳;张续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3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