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亭整体提升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9674.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龙;刘宇;康怡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提升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亭整体提升结构,用于整体提升古亭,所述古亭包括用于支撑的顶柱、设置在顶柱根部的石墩、设置在顶柱顶部的抹角梁以及位于抹角梁上部的上亭体,所述古亭整体提升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柱下部的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部下部的提升部以及设置在顶柱之间维持古亭结构稳定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夹持并固定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两侧,抱紧顶柱,所述提升部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之间且上端抵在固定部上,所述支撑部抵触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之间,所述支撑部上端抵在抹角梁下侧,下端抵在固定部上。本发明能快速高效地将古亭的结构整体提升,保证古亭的整体结构不变,提高古亭修复校正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整体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亭整体提升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古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非常迷人而又能典型反映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建筑类型。特别是在中国园林中,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无园不亭、无亭不园。
但是,古亭周围地面通常为自然土,并种植有植被,在植被进行浇灌时,灌溉水会渗入到古亭底部,导致古亭下部泥土松软,会使古亭的顶柱或者石墩出现下沉的情况,而是古亭整体倾斜,时间久了,古亭很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将固定进行扶正,需要将固定整体进行提升,在古亭顶柱或者石墩下进行垫高处理,使古亭达到扶正的状态,现有技术中没有很好的将古亭整体提升的方法,古亭的整体提升是古亭矫正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亭整体提升结构及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将古亭的结构整体提升,保证古亭的整体结构不变,提高古亭修复校正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古亭整体提升结构,用于整体提升古亭,所述古亭包括用于支撑的顶柱、设置在顶柱根部的石墩、设置在顶柱顶部的抹角梁以及位于抹角梁上部的上亭体,所述古亭整体提升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柱下部的固定部、设置在固定部下部的提升部以及设置在顶柱之间维持古亭结构稳定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夹持并固定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两侧,抱紧顶柱,所述提升部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之间且上端抵在固定部上,所述支撑部抵触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之间,所述支撑部上端抵在抹角梁下侧,下端抵在固定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古亭整体提升时,在相邻的顶柱之间安装固定部将相邻的顶柱同步固定抱紧,使两个顶柱能同时随固定部移动,在固定部下部设置提升部,提升部将提升力通过固定部传递给顶柱,顶柱在提升力的作用下上升,多个顶柱一起运动,带动整个古亭进行提升,在底座之间设置支撑部,使相邻的顶柱之间间距不会发生变化,同时支撑部抵在抹角梁和固定部之间,更好地保证上亭体随顶柱同步上移,古亭在移动过程中整体结构不变,更好的保护谷亭结构,提高工程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顶柱两侧平行的夹板,所述两个夹板之间穿设有四个用于调节夹板间距的调节杆,所述顶柱抱紧在夹板和调节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采用两个夹板对两个顶柱同时抱紧,夹板在顶柱两侧使用调节杆进行夹紧,通过调节杆的调节,方便两个夹板之间距离的调节,能更好的抱住顶柱,同时拆卸也比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与顶柱之间设置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夹板与顶柱之间的摩擦力,使夹板能更紧的抱住顶柱,在古亭提升过程中,固定部与顶柱能同步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部包括可伸缩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下部设有放置于地面上的承重板,所述升降装置抵触设置有连接在两个夹板下部作为顶点的连接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9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