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氟乙烯生产中分离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565.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跃;段绍书;徐克树;唐德兵;何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38 | 分类号: | C07C17/38;C07C17/383;C07C19/10;C07C21/18;C07C2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6432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生产 分离 回收 二氯甲烷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氟乙烯生产中分离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包括步骤:1)四氟乙烯热裂解气精馏分离后的馏分a,在四氟乙烯单体回收塔内,通过精馏分离,塔顶混合物一部分作为馏分c进入尾气吸收塔塔釜,另一部分作为馏分d连续回收至气柜;2)馏分c连续进入尾气吸收塔塔釜,塔顶喷淋吸收剂与塔釜上升的馏分c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然后混合物出料进入尾气解吸塔,3)混合物出料进入尾气解吸塔,加热解吸。本发明提出的从四氟乙烯生产工艺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整套生产工艺全封闭运行,安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含氟成分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二氟一氯甲烷(F22)裂解制取四氟乙烯(C2F4)工业化生产技术主要有空管裂解和过热水蒸汽稀释裂解两种,而在这两种工业化生产技术中,过热水蒸气稀释裂解相对于空管裂解有着生产原料单耗低、能耗小、三废排放量少、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等优点。因此,过热水蒸汽稀释裂解技术在我国已经普遍应用,生产装置的规模正逐渐扩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四氟乙烯单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下游聚四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氟二氯甲烷是F22裂解制四氟乙烯乙烯的一种副产物。虽然现国内四氟乙烯生产工艺普遍采用水蒸汽稀释裂解制四氟乙烯后副产物的生成量相对空管裂解得到了极大降低,但在当前成熟的四氟乙烯精馏提纯工序中,二氟二氯甲烷还难以得到有效的分离,该副产物在精馏分离过程中一部分进入残液被作为废液处置,但仍有一部分通过四氟乙烯的回收循环进入生产工艺前端,进而形成累积,实践证明,当二氟二氯甲烷在生产系统内累积到一定比重后,将直接影响四氟乙烯单体的纯度,其随四氟乙烯成品一并进入后序生产工序,对四氟乙烯相关聚合物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为保证四氟乙烯聚合物产品质量,在四氟乙烯生产工艺中的二氟二氯甲烷的含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需通过增大废液排放量和计划性排空等方式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同时造成生产系统单耗较高。
目前,虽然四氟乙烯生产工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但在解决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二氟二氯甲烷的分离难题方面,国内还未曾见有公开的相关技术。因此,开发一种连续稳定运行、安全高效的从四氟乙烯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和工艺,有利于四氟乙烯生产工业化装置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工业化四氟乙烯生产装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性的从四氟乙烯生产工艺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四氟乙烯生产中分离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设备。
本发明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中分离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四氟乙烯热裂解气精馏分离后的馏分a,在四氟乙烯单体回收塔内,通过精馏分离,塔釜馏分b排出(进入后续精馏塔),塔顶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二氟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一部分作为馏分c进入尾气吸收塔塔釜,另一部分作为馏分d连续回收至气柜;
2)馏分c连续进入尾气吸收塔塔釜,塔顶喷淋吸收剂与塔釜上升的馏分c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吸收剂吸收馏分c中的二氟二氯甲烷回到塔釜形成混合物,然后混合物出料进入尾气解吸塔,吸收塔塔顶成分(气相)回收至低压系统;
馏分c中未被吸收的四氟乙烯等混合物g在吸收塔塔顶累积,并从顶回收至低压系统继续精馏。
3)混合物出料进入尾气解吸塔后,通过加热将混合物内含有的二氟二氯甲烷解吸出来后回收至二氟二氯甲烷储槽,解吸后的吸收剂被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