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722.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阳精密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8 | 分类号: | B22D17/08;B22D17/20;B22D17/26;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金属铸件 下料 下压 多工位 立式压铸机 清料装置 扫描装置 生产效率 压铸装置 抓料装置 自动化 合模液压缸 全自动生产 均匀安装 自动下料 台面板 上端 模具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包括下压铸台、上压铸台、压铸装置和下料除废台,下压铸台上均匀安装有四个所述压铸装置,下压铸台的中部设有所述下料除废台,下料除废台的上端均匀分布有抓料装置、清料装置和扫描装置,下压铸台面板上通过四根支柱连接上压铸台,上压铸台上均匀分布有合模液压缸,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多工位,不同模具同时压铸,极大的提高了金属铸件生产效率,并且通过下料除废台上设置抓料装置、清料装置和扫描装置,实现了金属铸件自动下料、清理废料和确认无杂质无废料,保证再次压铸使时的金属铸件的质量,进行全自动生产加工,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金属铸件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属于压铸机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压铸机分热压室压铸机和冷压室压铸机两大类。冷压室压铸机按其压室结构和布置方式又分卧式、立式两种形式。热压室压铸机与冷压室压铸机的合模机构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压射、浇注机构不同。热压室压铸机的压室与熔炉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而冷压室压铸机的压室与熔炉是分开的。现有的卧式压铸机,金属熔液与空气同时压入模具中,导致压铸成型的金属铸件内部存在气孔,严重影响金属铸件的质量;并且金属铸件的取件多人工操作,内部铸件残留无法有效的清理,影响再次压铸金属铸件的质量,人工操作安全系数较低,无法实现自动化压铸;压铸机多为单工位压铸,难以实现多为多工位、多种模具同时加工,生产加工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通过安装下压铸台、上压铸台、四个压铸装置和下料除废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压铸机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加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立式压铸机,包括下压铸台、上压铸台、压铸装置和下料除废台,
所述下压铸台上均匀安装有四个所述压铸装置,所述压铸装置的下端均设有下模具安装盘,所述下模具安装盘的上端两侧均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连接上模具安装盘,且所述下模具安装盘的两侧均设有压射装置。
所述下压铸台的中部设有所述下料除废台,所述下料除废台的上端均匀分布有抓料装置、清料装置和扫描装置,所述抓料装置、所述清料装置和所述扫描装置上均设有一级杆且一级杆活动连接有二级杆,所述抓料装置上的所述二级杆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下端连接有启动爪夹,所述清料装置上的所述二级杆下端安装有吸料口,且所述吸料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清料装置上端的吸尘器,所述扫描装置上的所述二级杆的下端设有感应电眼。
所述下压铸台面板上通过四根支柱连接所述上压铸台,所述上压铸台上均匀分布有合模液压缸,所述合模液压缸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压铸台安装有合模压盘,且所述合模压盘均下端正对所述压铸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具安装盘的上端均安装有若干压铸冲头,且若干所述压铸冲头上套有受压盘,且所述受压盘的边侧通过四个多级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压铸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射装置内部通过气压缸连接饶铸喷嘴,且所述压射装置均通过耐高温软管连接有三通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具安装盘和所述上模具安装盘的安装槽内均设有模具安装座,且所述下模具安装盘和所述上模具安装盘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排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杆和活动连接的所述二级杆之间设有液压调节装置,所述液压调节装置和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上均通过液压缸连接有液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阳精密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阳精密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