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袋辅助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673.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樊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树荣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氧气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袋辅助箱。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和肺放线菌病和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
呼吸内科缺氧患者会携带氧气袋进行检查和活动,氧气袋无法自身固定,氧气袋内腔的压力不方便控制,如氧气袋内腔的压力下降时,会产生供氧不足的情况,严重时造成患者呼吸不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除此之外,高原旅行者也会随身携带氧气袋,但是因为高原条件有限,常规吸氧的方法,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不均匀且每次吸氧不足不能及时缓解高原反应,二是单次吸氧过多造成浪费。
除此之外,现在才有氧气袋进行吸氧均没有报警装置,吸氧者,特别是昏迷状态的吸氧者氧气吸完后很难及时发现,存在极大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袋辅助箱,具备方便对氧气袋施加压力的优点,解决了不方便对氧气袋施加压力,氧气袋内腔的压力下降时,会产生供氧不足的情况,严重时造成患者呼吸不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氧气袋辅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套设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长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长板,所述长板的右侧贯穿通孔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长板的表面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箱体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延伸至方孔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转轴且位于方孔的内部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所述长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右侧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活动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绵垫,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箱体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长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通孔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通孔内壁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远离滑杆的一侧延伸至凹槽的内腔与凹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的滑槽在靠近箱体右侧内壁的位置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开关,位置传感器开关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报警器,氧气袋的氧气释放完时滑块刚好能向右运动至位置传感器开关位置并触碰位置传感器开关,被触碰的位置传感器开关能向控制器发送信号,由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进行提醒,同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优选的,箱体内部还设置有锂电池和电源转换模块,锂电池为该呼吸内科用氧气袋辅助箱内的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子元件供电,箱体外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市电供电插口,太阳能电池为锂电池充电,电源转换模块能将市电进行降压整流后为锂电池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箱体的设置方便将氧气袋放置在箱体的内腔,长孔的开设便于氧气管穿过长孔与氧气袋进行连接,通过电机、第一齿轮、长板、方孔、齿牙和移动板进行配合,能够使长板横向移动,长板带动移动板横向移动,能够对氧气袋进行施压,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检查对氧气袋施加压力的大小,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如氧气袋压力不足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从而对氧气袋施加压力,使氧气袋保持一个稳定的压力,避免了压力不够出现供氧不足情况的发生,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树荣,未经樊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