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热板用硬质合金及其均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1110.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冶夫;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C03B23/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热 硬质合金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热板用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由超粗晶WC‑14Ni合金中添加Cr3C2和Cu制备得到,其中,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所述Cr3C2为1.0‑2.8Wt%,所述Cu为0.5‑3.5Wt%,所述超粗晶WC‑14Ni合金为余量。采用超粗晶WC,通过调配Cr3C2和Cu的成分比例调整,使得在高温工况下,均热板的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使本均热板具有极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可提高均热板的热导率和高温硬度。本发明的硬质合金制备简单,能有效提高均热板的性能,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解决我国的均热板使用依靠外国的产品的现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均热板用硬质合金及其均热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硬质合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硬质合金材质朝着超粗和超细两个方向发展,超粗硬质合金已广泛应用于矿用凿岩工具、轧辊和冲压模具领域。
3D曲面玻璃与之前智能手机采用的2D、2.5D玻璃相比,3D曲面玻璃成型增加了一个热弯工序,3D曲面玻璃成型的热弯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3D玻璃的产品性能。热弯机在进行3D曲面玻璃压制时,需要经过玻璃预热、恒温压制和冷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是在石墨模具中进行加热变形的,如果玻璃受热不均,各处的受热变形延伸率不一样,容易致使玻璃平整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或者碎裂。
均热板利用自身材质的高热导率使得热量能够均匀的传导只石墨模具,是玻璃能在温度均匀的石墨模具内进行压制,获得合格的3D曲面玻璃。
均热板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热导率外,在高温工作状态下,虽然有惰性气体保护,但热弯机的连续作业,在操作过程中进入少量氧气,引起均热板过早氧化而失效。另外均热板的高温硬度也对保证高温工况下均热板的平面度是有利的,使得石墨模具能够在恒定水平角度的压制平面下进行有效压制。所以均热板要求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成分设计、高温硬度和热导率。
均热板主要应用于曲面玻璃热压成型,包括手机面板玻璃,镜头玻璃等,3D玻璃热弯机设计之初是使用不锈钢板充当导热和压制支撑材质,通过上下两块不锈钢板压制特制的石墨模具,完成石墨模具内平板玻璃的曲面成型,但是不锈钢板存在高温状态下变形量大,导热不均匀,难以满足曲面玻璃压制的工艺要求,经过热弯机设计方案调整,通过在不锈钢板和石墨模具之间添加一块均热板,充当均匀导热和压制支撑的角色,目前均热板的材质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就使用情况而言,基本都存在导热性、抗高温氧化性、高温硬度、高温强度这四个性能不能同时满足的问题,基于完善均热板必要的四个性能,我国的均热板均进口外国的产品,在国内生产的均热板很难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均热板用硬质合金。采用超粗晶WC,通过调配Cr3C2和Cu的成分比例调整,使得在高温工况下,均热板的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使本均热板具有极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可提高均热板的热导率和高温硬度。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硬质合金的制备工艺及使用该硬质合金的均热板的制备方法。使生产出的均热板同时具有导热性好、抗高温氧化性能好、高温硬度高、高温强度高的特点,能满足生产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均热板用硬质合金,其特征在于,由超粗晶WC-14Ni合金中添加Cr3C2和Cu制备得到,其中,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所述Cr3C2为1.0-2.8Wt%,所述Cu为0.5-3.5Wt%,所述超粗晶WC-14Ni合金为余量。
进一步地,所述超粗晶WC-14Ni合金由超粗晶WC-14Ni合金由研磨态费氏粒度≥6um的超粗晶WC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