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方法及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323.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司松社;刘志文;邵志宏;张国枫;吕震;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火焰 头部 组件 挡溅盘窄缝内腔 间隙 校正 方法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方法及工具,包括T型杆件,T型杆件的远端铰接有校正活动片。能够伸入火焰筒环形半封闭狭窄通道内,进行火焰筒头部窄缝内腔间隙的校正,保证产品质量,可有效防止因缝隙过小而引起的校正过程中火焰筒的其它零件干涉,本装置结构设计新颖、简便、经济实用,具有调整方便,可操作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方法及工具。
背景技术
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是由12个涡流器安装座钎焊到转接环上后,再与12个挡溅盘钎焊而成,材质均为:GH3030,涡流器安装座为机械加工件,转接环、挡溅盘为钣金成型件,板材料厚分别为1.2mm和1.5mm。12个挡溅盘与转接环形成的间隙:a.相邻俩挡溅盘侧面间距3mm;b. 挡溅盘翻边与转接环翻边处形成内、外断续环形间隙1.5mm;c.12个挡溅盘底面与转接环之间间隙1.2mm(min)。这些间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火焰筒燃烧性能。火焰筒头部组件因钎焊焊接和组合到环形火焰筒后,后续组件的加工需要火焰筒头部组件装夹定位,因此,这些间隙因焊接变形和受力变形会产生变化,需在环形火焰筒半精加工、精加工后校正保证间隙要求。受环形火焰筒结构的影响,校正12个挡溅盘底面与转接环之间间隙1.2mm(min)操作空间小、深度较深,且只能通过相邻俩挡溅盘侧面间距3mm的窄缝通道来校正。传统校正工具,受环形火焰筒结构影响,其校正通道狭窄,且呈三面封闭,只能从火焰筒环形通道操作,深度较深,易产生校正不到位和挡溅盘变形,造成环形火焰筒组件报废。因此,不能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方法及工具,能够有效解决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间隙校正时,操作空间狭小,深度深,操作困难等难点,可有效防止校正过正中,挡溅盘变形、局部校正不到位等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工具,包括T型杆件,T型杆件的远端铰接有校正活动片。
校正活动片通过螺栓和螺母铰接在T型杆件的远端。
校正活动片采用不锈钢板材折弯而成,校正活动片的近端为固定部分,远端为于固定部分垂直设置的直钩部分,直钩部分从近端到远端厚度逐渐变小,直钩部分的厚度最大值大于合格间隙,最小值小于合格间隙。
一种采用环形火焰筒头部组件挡溅盘窄缝内腔间隙校正工具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间隙,用测量棒检测火焰筒头部十二个挡溅盘底面与转接环之间间隙;
步骤二,将间隙不合格区域进行标记;
步骤三,将校正工具的校正活动片摆至与地面垂直,通过环形火焰筒的环形通道,将工具的校正活动片穿过火焰筒头部组件的相邻两挡溅盘间的缝隙,直至贴紧转接环端面;
步骤四,转动T型杆件,校正活动片的直钩部分符合合格间隙的部分塞进间隙内;
步骤五,垂直向下按T型杆件,使校正活动片的直钩部分在挡溅盘底面与转接环之间间隙内转向90°,使直钩部分的宽度部分涨开挡溅盘底面与转接环之间间隙;
步骤六,取出校正工具,即完成校正。
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能够实现逐段校正。
步骤六中,取出校正工具的方法如下,将T型杆件退至提起状态,转动校正活动片直钩部分的宽度部分处于相邻两个挡溅盘间窄缝隙处,提起T型杆件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校正工具在T型杆件的远端铰接校正活动片,能够将校正活动片伸入火焰筒环形半封闭狭窄通道内,进行火焰筒头部窄缝内腔间隙的校正,保证产品质量,可有效防止因缝隙过小而引起的校正过程中火焰筒的其它零件干涉,本装置结构设计新颖、简便、经济实用,具有调整方便,可操作性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