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205.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竣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竣琪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中国香港葵芳大连排道172***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接触 控制 山地 越野车 虚拟 驾驶 系统 | ||
1.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包括机架(1)、转向模拟机构(2)、踏板模拟机构(3)、环境模拟机构(4)以及手刹模拟机构(5),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1)包括底座(11)、旋转支撑平台(13)以及头盔(6);
所述的旋转支撑平台(13)是设置在底座(11)上方,并在旋转支撑平台(13)与底座(11)之间设置若干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两端是分别与旋转支撑平台(13)、底座(11)相互铰接;
所述的旋转支撑平台(13)包括设置有上开口空腔的固定板(131)以及活动板(132);所述的旋转支撑平台(13)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4),活动板(132)与固定板(131)是通过转轴(15)相互旋转连接,且活动板(132)上设置有座椅(17)以及安装支架(14);
所述的转向模拟机构(2)是设置在安装支架(14)内,转向模拟机构(2)包括方向盘(21)、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转轴(22)、罐体(23)以及第二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2)的一端是与方向盘(21)相互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2)的另一端是与第二转轴(24)的一端相互螺纹连接;
所述罐体(23)内腔的两端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231)、第二磁铁(232),并在第一磁铁(231)、第二磁铁(232)之间设置有第三磁铁(241);所述第二转轴(24)的另一端是伸入罐体(23)内腔与第三磁铁(241)相互固定连接,并与罐体(23)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22)、罐体(23)是分别与安装支架(14)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的踏板模拟机构(3)是分别用于模拟油门踏板、刹车踏板,踏板模拟机构(3)包括踏板本体(31)、气压杆(32)以及第二距离感应器(33),踏板本体(31)的一端是与安装支架(14)相互铰接,气压杆(3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支架(14)、踏板本体(31)的自由端相互铰接;
所述的环境模拟机构(4)是设置在安装支架(14)上,环境模拟机构(4)包括气泵(41)、水罐(42)、设置在座椅(17)前方的雾化喷头(43)、设置在座椅(17)后方的气味模拟机构(44)以及音频装置(45);所述的气泵(41)、水罐(42)、雾化喷头(43)是依次串联,所述的音频装置(45)包括扬声器和麦克风;
所述的手刹模拟机构(5)包括外壳(51)以及手刹拉杆(52),所述的外壳(51)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的手刹拉杆(52)的一端是通过第二球铰(55)与外壳(51)内腔相互铰接,另一端是穿出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1)上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的方向盘(2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汽车行驶档位的若干按键(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131)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圆形空腔,旋转支撑平台(13)的内腔中设置有电机(1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支架(14)底部设置有圆形齿条(144),齿条(144)是伸入固定板(131)的空腔内并与电机(133)通过齿轮相互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磁铁(23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16)相互电连接的第一距离感应器(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踏板本体(31)下方设置有与控制器(16)相互电连接的第二距离感应器(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感应非接触式控制的山地四轮越野车虚拟驾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头盔(6)是采用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竣琪,未经李竣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2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制动轮颚式粉碎机
- 下一篇:新型三角带轮颚式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