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方法和卸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6734.4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效良;邱加亮;阴俊峰;潘子华;刘思琳;郭裕东;杜春良;刘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10 | 分类号: | B65G67/10;B65G6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唐娇 |
地址: | 5105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载 传输 设备 装货 方法 卸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方法和卸货方法,通过传感器捕捉集装容器在车厢中的位置,实现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及卸货过程;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顶升装置和驱动装置,实现集装容器在车厢中的自动化搬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运输领域,主要涉及到一种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方法和卸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国内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其规模逐年扩大。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及各类管理规划软件的应用,我国物流车辆资源管理与分配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但就物流具体作业环节来看,仍旧以人工作业为主,占用大量人力资源。尤其对于货物在车厢的装卸环节,目前大部分货物仍靠人工完成,其作业连续性差,劳动强度高,时间被大量浪费,同时由于过多的人工搬运难以避免野蛮操作与意外情况的发生,货物受损概率较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就运输车辆中车厢货物装卸这一环节,人力装卸货物效率较低原因主要因为车辆货物无法自动传输,搬抬人员必须在车厢内不断往复,消耗了大量时间和体力;车厢内空间有限,需要预留搬抬人员的工作空间和搬抬人员之间的工作空间交叉,导致动作干涉。
因此,为了提高车厢装卸货物的效率,需要一种高效的、自动化的车厢装货方法和卸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方法和卸货方法,通过多组传感器捕捉集装容器在车厢中的位置,并基于PLC接收触发信号;通过PLC控制顶升装置和驱动装置,实现集装容器在车厢中的自动化搬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式传输设备的装货方法,所述车载式传输设备包括牵引传输导轨、驱动装置和安装于车厢内壁的第一组传感器,,所述第一组传感器设置的位置距车厢尾部的距离至少为集装容器长度的1/2;
所述牵引传输导轨包括牵引件、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安装于车厢底板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牵引件沿所述车厢纵向布置,绕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牵引件的顶面高于所述车厢底板;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所述装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组传感器感应所述集装容器落入车厢尾部的牵引件上时,生成一个驱动信号触发驱动装置工作,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带动牵引件和所述牵引件上的集装容器向车厢头部方向运动一定长度的距离。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传输设备还包括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顶升装置,所述牵引传输导轨还包括牵引内导轨;所述牵引内导轨安装于所述车厢的底板上并沿所述车厢纵向方向延伸;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牵引内导轨两端,所述牵引件的上部放置于所述牵引内导轨顶面上;所述顶升装置安装于所述牵引内导轨下方,所述顶升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牵引内导轨连接;
所述装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组传感器感应所述集装容器落在车厢尾部的牵引件上时,触发顶升装置执行升起动作,使所述顶升装置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牵引件顶面升起至高于所述车厢底板;或者在装货开始时,触发顶升装置执行升起动作,使所述顶升装置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牵引件顶面升起至高于所述车厢底板;
或者在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带动牵引件和所述牵引件上的集装容器向车厢头部方向运动一定长度的距离后,触发顶升装置执行下降动作,使所述牵引件顶面下降至低于所述车厢底板。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传输设备还包括安装于车厢头部内壁的第二组传感器;
所述装货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组传感器感应到集装容器后,发出装货结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