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233.4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岭;陈兴;石国栋;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9/00 | 分类号: | 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连杆 角度 测量误差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曲轴连杆颈在随动磨削时,周向定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随动磨床配备有专门的角度测量装置,但是角度测量受装夹、上工序加工误差、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存在测量误差。曲轴在磨削时,设备只会根据理论测量的周向零点进行定位和磨削,这时就会出现偏磨的现象。对于粗磨来说,加工余量大,偏磨现象不会引起大的质量问题。但是对于精磨来说,余量仅有0.3mm,偏磨状况下可能导致连杆颈无法全部磨出,严重时会导致曲轴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角度测量装置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绕着主轴颈圆心旋转α°,将测量辅助杆固定在砂轮架上,将表座吸附在测量辅助杆上,百分表固定在表座上,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找到连杆颈外圆最高点,并记下此时百分表数值一;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转到(180-α)°位置,与α°位置对称,继续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同样去找到连杆颈的最高点,记下此时百分表数值二;如果周向零点位置准确,曲轴连杆颈在α°和(180-α)°方位百分表的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如果不一致,则说明角度测量装置存在误差,需要对零点偏移角度进行补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机床角度测量装置找到曲轴连杆颈的理论周向零点偏移,建立周向工件坐标系;
步骤二: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绕着曲轴主轴颈圆心旋转α°;
步骤三:将测量辅助杆固定在砂轮架上,将表座吸附在测量辅助杆上,百分表固定在表座上,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找到曲轴连杆颈外圆最高点,并记下百分表数值一;
步骤四: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连杆颈转到(180-α)°位置,与α°位置对称,继续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同样去找到曲轴连杆颈的最高点,记下此时百分表数值二;
步骤五:判断角度测量装置是否存在误差;
步骤六:对存在误差的角度测量装置计算角度补偿值。
进一步的,包括工件坐标系0°位置处于水平方位,且通过曲轴主轴颈和曲轴连杆颈圆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借助百分表分别在连杆颈的两个对称方位测量最高点,根据测量差值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通过在磨削参数中对角度进行补偿,可有效保证加工质量,避免出现偏磨和加工余量不足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件坐标系中曲轴连杆颈处于α°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件坐标系中曲轴连杆颈处于(180-α)°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件坐标系中曲轴连杆颈处于0°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工件坐标系中曲轴连杆颈处于180°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轴主轴颈,2.曲轴连杆颈,3.砂轮架,4.百分表,5.表座,6.测量辅助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曲轴连杆颈角度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机床角度测量装置找到曲轴连杆颈2的理论周向零点偏移,建立周向工件坐标系;
步骤二: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绕着曲轴主轴颈1圆心旋转α°;
步骤三:将测量辅助杆6固定在砂轮架3上,将表座5吸附在测量辅助杆6上,百分表4固定在表座5上,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3,找到曲轴连杆颈2外圆最高点,并记下百分表4数值一;
步骤四:在工件坐标系中,将曲轴连杆颈2转到180-α°位置,与α°位置对称,继续在水平方向移动砂轮架3,同样去找到曲轴连杆颈2的最高点,记下此时百分表4数值二;
步骤五:判断角度测量装置是否存在误差;
步骤六:对存在误差的角度测量装置计算角度补偿值。
测量过程中,对角度测量装置是否存在误差的判断:当周向零点位置准确时,曲轴连杆颈2在α°和(180-α)°方位百分表4的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当百分表4的数值不一致时,说明角度测量装置存在误差,需要对零点偏移角度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
- 下一篇:塑壳断路器脱扣机构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