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4951.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学庆;贾洪铎;王富强;王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 运动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运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运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轴、双运动输出杆、双运动顶杆及电机,其中旋转驱动轴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均为中空结构,双运动顶杆插设于动力输出轴的中空腔体内、且与电机的端盖连接,旋转驱动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双运动输出杆容置于旋转驱动轴的中空腔体内、且与旋转驱动轴周向限位,双运动顶杆的端部设有用于推动双运动输出杆沿轴向运动的凸台。本发明可以同时进行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能满足设备对输出端既有旋转运动又伴随着直线定量呈频繁往复运动的要求,从而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运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运动装置。
技术背景
工业自动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机器人关节等对机械部件通常都需要其具有多自由度。市面上多自由度结构都往往是利用单一的旋转运动或单一的直线运动机构之间组装实现,但是这样的组装结构通常都会因为体积较大,造成使用其组装结构的设备空间变大,对一些对总体设备体积限制高的设备就不合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运动装置,以解决现有运动机构体积较大,造成使用其组装结构的设备空间变大的问题。
为了实习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电机控制双运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轴、双运动输出杆、双运动顶杆及电机,其中旋转驱动轴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双运动顶杆插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中空腔体内、且与所述电机的端盖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双运动输出杆容置于所述旋转驱动轴的中空腔体内、且与所述旋转驱动轴周向限位,所述双运动顶杆的端部设有用于推动所述双运动输出杆沿轴向运动的凸台。
所述双运动输出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受限于所述旋转驱动轴的内止口和所述双运动输出杆的轴肩之间。
所述双运动输出杆与所述双运动顶杆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可在所述凸台上滚动的滚轮。
所述滚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双运动输出杆端部的滚轮安装耳座上。
所述双运动输出杆的外表面设有连接键,所述旋转驱动轴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键滑动的键槽。
所述连接键的两侧设有润滑石墨。
所述旋转驱动轴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旋转驱动轴之间设有支撑轴承、且端部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外壳与所述电机的电机外壳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电机还包括与电机外壳连接的电机定子及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电机转子,其中电机转子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定子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环槽,所述电机转子容置于所述环槽内、且可相对转动。
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的端部。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同时进行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能满足设备对输出端既有旋转运动又伴随着直线定量呈频繁往复运动的要求,从而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运动输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双运动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知的情境隐私引擎
- 下一篇:对象选择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