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4651.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岩;杜江;吴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2;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端固接下模具,下模座上端两侧设置有固定螺纹块,固定螺纹块上设置有螺纹杆,下模具上端设置有中间模具,中间模具上端设置有上模具,中间模具包括模具型芯,模具型芯上端与上模具之间以及模具型芯下端与下模具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上模具下端设置有与模具型芯上端面配合的上模具型芯,下模具上端设置有与模具型芯下端面配合的下模具型芯,所述上模具设置在上模座上,上模座一侧设置有浇注口,浇注口连通设置在上模具和中间模具一侧的浇铸流道,本发明结构稳定,装配简单快捷,连接稳定,定位准确,浇铸快速,废品率低,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操作简单,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五金模具分为:包括冲压模(如冲裁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翻孔模具、缩孔模具、起伏模具、胀形模具、整形模具等)、锻模(如模锻模、镦锻模等)、挤压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现在在我们机械生产车间内较长见到的就是机械浇铸模具,但是现在这类机械模具连接较为困难,定位不准确,而且在浇铸复杂的构件时,浇铸液在拐角处容易凝固滞留堵塞,导致产品报废,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端固接下模具,下模座上端两侧设置有固定螺纹块,固定螺纹块上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设置在下模具两侧,所述下模具上端设置有中间模具,中间模具上端设置有上模具,中间模具包括模具型芯,模具型芯上端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型腔,模具型芯下端与下模具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上模具下端设置有与模具型芯上端面配合的上模具型芯,下模具上端设置有与模具型芯下端面配合的下模具型芯,所述上模具设置在上模座上,上模座一侧设置有浇注口,浇注口连通设置在上模具和中间模具一侧的浇铸流道,所述下模具和模具型芯之间的型腔连通浇铸流道,上模具与模具型芯之间的型腔连通浇铸流道,模具和模具型芯之间的型腔拐角处设置有加热装置,上模具与模具型芯之间的型腔拐角处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模具和中间模具内,所述上模具和中间模具两侧设置有连接通孔块,连接通孔块上设置有通孔,连接通孔块通过通孔套接在螺纹杆上,连接通孔块上端设置有与螺纹杆连接的固定螺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连通孔,连接孔设置在下模座四角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纹块设置有四个,固定螺纹块焊接在下模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与压力调节器一起使用的弹簧座减振装置
- 下一篇:双调轧面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