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枣果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4536.4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悫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悫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枣 果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枣果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枣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钙、锌、锰、尼克酸、硫铵素及微量的核素、胡萝卜素等。具有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氧化、保肝、抗癌等功能。
发酵型果酒是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充分利用水果中的糖分产生酒精而加工制成的低度酒饮料。它不仅能将果实中大部分的营养成分保留下来,而且含有许多微生物代谢合成的有益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目前大多发酵的沙枣果酒味略苦,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枣果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沙枣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热预煮:沙枣去核,清洗后,加入3-5倍重量的水在95℃下加热预煮20-30min;
(2)超微粉碎、酶解:将步骤(1)中加热预处理后的沙枣,进行振动撞击式粉碎、打浆,得浆料;浆料冷却至50℃时,加入沙枣质量0.3-0.5%的果胶酶,保温2h,得沙枣汁;
(3)调糖、调酸:在步骤(2)得到的沙枣汁中加入白砂糖和柠檬酸,将糖度调整至18-20%,pH值为3.0-3.5;
(4)添加SO2:在步骤(3)得到的沙枣汁中加入60-100 mg/L SO2;
(5)主发酵:在步骤(4)调配好的沙枣汁中接入质量分数0.2%的预先用水活化的活性干酵母、0.05-0.15%的乳酸菌,在23-26℃进行主发酵;
(6)后发酵:主发酵结束后,将酒脚分离,再加入NaHSO3,在20-22℃后发酵7-15天;
(7)澄清:步骤(6)后加硅藻土澄清,得酒液;
(8)陈酿:步骤(7)中澄清后的酒液放置在10℃下的陈酿桶中,陈酿6个月,期间换桶3次;
(9)将步骤(8)中的酒液经巴氏杀菌,灌装即可得到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主发酵时间5-7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8)陈酿过程,在陈酿桶中放置1/6陈酿桶体积的、粒径80目的多孔陶瓷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先加入沙枣质量0.05-0.1%的纤维素酶,保温0.5-1h,再加入果胶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打浆过程加入沙枣质量0.3-0.5%的糊精。
现有的沙枣果酒味略苦,且成本较高。本发明所得沙枣果酒色泽金黄,口感醇和,果香浓郁,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品质较好的保健型果酒;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经过超微粉碎,原料中营养物质完全溶于酒中,在粉碎过程加入糊精,粉碎更彻底,且获得酒液口感更佳;本发明为沙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且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本发明的沙枣果酒:
(1)加热预煮:沙枣去核,清洗后,加入3-5倍重量的水在95℃下加热预煮25min;
(2)超微粉碎、酶解:将步骤(1)中加热预处理后的沙枣,进行振动撞击式粉碎、打浆,得浆料;浆料冷却至50℃时,加入沙枣质量0.4%的果胶酶,保温2h,得沙枣汁;
(3)调糖、调酸:在步骤(2)得到的沙枣汁中加入白砂糖和柠檬酸,将糖度调整至18-20%,pH值为3.0-3.5;
(4)添加SO2:在步骤(3)得到的沙枣汁中加入80 mg/L SO2;
(5)主发酵:在步骤(4)调配好的沙枣汁中接入质量分数0.2%的预先用水活化的活性干酵母、0.05-0.15%的乳酸菌,在23-26℃进行主发酵5-7天;
(6)后发酵:主发酵结束后,将酒脚分离,再加入NaHSO3,在20-22℃后发酵15天;
(7)澄清:步骤(6)后加硅藻土澄清,得酒液;
(8)陈酿:步骤(7)中澄清后的酒液放置在10℃下的陈酿桶中,陈酿6个月,期间换桶3次,在陈酿桶中放置有1/6陈酿桶体积的、粒径80目的多孔陶瓷颗粒;
(9)将步骤(8)中的酒液经巴氏杀菌,灌装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本发明的沙枣果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悫,未经董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