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728.8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军;黄禹;刘秀峰;荣佑民;徐加俊;贾评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44 | 分类号: | B23K26/04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前 视距 对接 复合 视觉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焊接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其复合了视觉测量装置和光谱测量装置,利用视觉测量装置采集激光焊接点处的拼缝图像,并将拼缝图像传入工业计算机中,其包括点光源以及依次相连的CCD相机、光学镜头和滤光片,点光源投射的光斑与焊接的熔池相交,CCD相机位于光斑的正上方,利用光谱测量装置测量激光焊接点处等离子体的光谱信号,并将光谱信号传入工业计算机中,其包括彼此相连的光谱仪和准直器,准直器对准熔池。本发明可直接观测熔池而稳定的获取拼缝位置,具有检测准确、误差小、检测稳定的优点,适用于激光焊接中拼缝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视觉引导为特征的自动焊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焊接生产,对焊缝检测的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薄板对接拼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焊接接头形式。由于薄板的厚度一般1mm至4mm,焊枪稍有偏离焊缝中心则极易发生内侧未熔合的焊接缺陷。因此,薄板的对接焊对检测精度的要求很高。
由于焊接中存在强烈的焊接光、飞溅和烟雾,一般的薄板拼缝视觉检测装置往往仅采用一种传感器,且均在焊接点之前一段距离(一般10cm以上)来检测焊缝位置。如CN201110069334.0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景深的焊接拼缝测量方法”和CN201410337650.5公开了“一种激光拼焊曲面拼缝测量方法及其实现装置”,两者均采用视觉传感器测量拼缝位置,从其原理和实施例可以看出,其仅采用了单一的视觉传感器,且测量点在焊接点之前。这种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噪声的干扰,提高了获取的拼缝图像的质量。但是,如果在焊接点和测量点这段距离内拼缝发生变形或偏移,视觉测量装置则无法检测到,这种提前测量焊缝方式势必会引入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将光谱仪与CCD相机的有机融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可直接观测熔池而稳定的获取拼缝位置,具有检测准确、误差小、检测稳定的优点,适用于激光焊接中拼缝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系统,其包括视觉测量装置和光谱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视觉测量装置用于采集激光焊接点处的拼缝图像,并将拼缝图像传入工业计算机中,其包括点光源以及依次相连的CCD相机、光学镜头和滤光片,所述点光源用于照明,其投射的光斑与焊接的熔池相交,所述CCD相机位于所述光斑的正上方;
所述光谱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激光焊接点处等离子体的光谱信号,并将光谱信号传入工业计算机中,其包括彼此相连的光谱仪和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对准所述熔池。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CCD相机的光轴与拼缝表面法线的夹角的范围为-10°至1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光片具体为以所述点光源的波长为中心的窄带滤光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前视距离的对接拼缝复合视觉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视觉测量装置采集激光焊接点处的拼缝图像,并将拼缝图像传入工业计算机中;
(2)利用光谱测量装置测量激光焊接点处等离子体的光谱信号,并将光谱信号传入工业计算机中,工业计算机根据光谱信号计算焊接点处等离子体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3)工业计算机对拼缝图像和温度进行信息融合:当拼缝图像能准确提取拼缝位置时,则将视觉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作为拼缝检测位置,并根据视觉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调整焊枪位置;当拼缝图像质量受噪声干扰无法准确提取拼缝位置时,以视觉测量装置的前次测量结果作为拼缝检测位置,并结合光谱测量装置检测到的等离子体温度调整焊枪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合成革裁剪装置
- 下一篇:晶片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