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9248.X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杨雄;龙华;李瑞;马昌明;陈小凯;王尧;陈怀满;李鸿程;黄世秋;王斯雯;陈银虎;黄双龙;李俊萍;聂凤云;孙倩茹;李佳;王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04 | 分类号: | C09K8/504;C09K8/508;C09K8/514;E21B33/13;E21B3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深部液流 调控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体积比为25‑40:60‑75的段塞Ⅰ和段塞Ⅱ;段塞Ⅰ的原料组成包括:椰油基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果胶、酰胺改性淀粉共聚物YX‑Ⅰ、氯化钠、聚丙烯酸钠、苯酚、硫脲和余量的水;段塞Ⅱ的原料组成包括:高凝油油泥、硅藻土、白炭黑、石灰乳、聚乙烯醇、环氧树脂、四乙烯五胺、硅胶粉和余量的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控剂制备方法。该调控剂用于中深层油藏注采井深部的调堵时的热稳定性好,封堵强度大,能够实现油藏深部的调堵,并且实现高凝油油泥的资源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调控剂,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凝油的油泥合成的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属于油藏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泥除含有常规联合站的浮渣等杂质外,还有较高含量的高凝油,成分复杂,流动性差,20℃时不具有流动性,凝固成团,加三倍水稀释,温度达到60℃-70℃完全融化,粘度小于100mPa·s,同时含有粒径大于1mm的砂粒等杂物。75℃油泥用60目筛网无法过滤。例如,沈阳油田为全国最大高凝油生产基地,联合站油泥主要来自于过滤罐反洗排污、斜板储油罐和浮选机出来的机杂浮渣、三相分离器、沉降罐和注水罐罐底油泥和清洗排污以及少量落地油泥。
现有的油泥的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溶剂萃取法、热解吸法、焦化法、固化处理法、热解处理、焦化处理等。但是,现有的方法的技术门槛高,成熟度低,环保性差,成本高,未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处理途径,油泥的堆积已严重威胁到原油生产的正常运行,存储能力已达极限,迫切需要寻求出路。
另一方面,油藏深部液流的调堵也是油藏开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调控剂有无机型、聚合物型、泡沫型等;无机型调控剂的封堵性能好,但封堵半径小,只能在近井地带封堵;聚合物型调控剂具有一定的封堵能力,但耐温耐盐性能差;泡沫型调控剂可以增加返排能力,但封堵强度低,有效期短。
综上,高凝油油泥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且,对于油藏封堵而言,有必要提供一种调控剂,能够实现油藏深部封堵,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高凝油油泥制备一种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该调控剂的热稳定性好,封堵强度大,能够实现油藏深部的调堵,同时与地层配伍性好,不污染地层,完全适合中深层油藏化学调堵,并且可以实现高凝油油泥的资源再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该油藏深部的调控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体积比为25-40:60-75的段塞Ⅰ和段塞Ⅱ;其中,
以段塞Ⅰ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wt%计,段塞Ⅰ的原料组成包括:0.5%-2%的椰油基酰胺丙基甜菜碱、0.04%-0.1%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0.2%-0.5%的果胶、2%-5%的酰胺改性淀粉共聚物YX-Ⅰ、0.5%-1%的氯化钠、0.8%-1.2%的聚丙烯酸钠、0.08%-0.15%的苯酚、0.03%-0.08%的硫脲和余量的水;
以段塞Ⅱ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wt%计,段塞Ⅱ的原料组成包括:8%-15%的高凝油油泥、3%-6%的硅藻土、1%-3%的白炭黑、0.1%-0.3%的石灰乳、0.6%-1%的聚乙烯醇、0.8%-1.5%的环氧树脂、0.2%-0.4%的四乙烯五胺、1%-2%的硅胶粉和余量的水。
上述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中,优选地,采用的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3000万-5000万。
上述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中,优选地,采用的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118000-124000。
上述油藏深部液流的调控剂中,优选地,采用的环氧树脂为E44和/或环氧树脂E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9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