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451.1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洪;王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钢 消失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钢铸件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消失模铸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消失模铸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涂料技术直接影响铸件质量。消失模铸造涂料的主要作用有 :一是提高泡沫塑料模型簇的强度和刚度,防止运输和操作过程中模型簇的变形。二是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和耐火度,保证浇注过程中泡沫塑料的分解物能顺利的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炭黑,粘砂等缺陷。三是作为隔离介质并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对水和泡沫模塑料都有优良的亲和力,保证涂料的涂挂性能,防止铸件表面粗糙、粘砂、夹砂和节瘤等缺陷。但是,现今消失模涂料还在使用过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现有的消失模产品,还是会经常有气孔、缩孔、渣孔等缺陷,达不到机械加工要求。(2)另外,现有的涂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好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该消失模涂料包括耐火材料、粘结剂、悬浮剂和水组成,该耐火材料包括锆英粉以及铬矿粉,该悬浮剂包括羧甲基钎维素以及膨润土,该粘结剂包括白胶以及黄糊精,该消失模涂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锆英粉28-32%、铬矿粉28-32%、羧甲基钎维素0.1-0.3%、膨润土1.0-1.5%、白胶0.7-0.9%、黄糊精0.3-0.5%,其余组分为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膨润土为钠基膨润土或锂基膨润土。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耐火材料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5%的白刚玉粉以及重量百分比为0-10%的棕刚玉粉。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耐火材料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的白刚玉粉以及重量百分比为5%的棕刚玉粉。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消失模涂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锆英粉30%、铬矿粉30%、羧甲基钎维素0.2%、膨润土1.2%、白胶0.8%、黄糊精0.4%,其余组分为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羧甲基钎维素与该膨润土的重量比为1:1~3:2。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耐热材料的各物质的颗粒度为 180~270 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将该粘结剂、该悬浮剂与水混合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550-650转/分,搅拌时间为48-62分钟,制成胶体溶液;
(2)在该胶体溶液中加入给定比例的该耐火材料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650-750转/分,搅拌时间为48-62分钟,制成半成品涂料;
(3)将该半成品涂料倒入或用压缩空气压入涂料桶充分搅拌,形成该消失模涂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消失模涂料涂覆于泡沫模型上的涂覆层为3层,涂好的泡沫模型的烘干温度为50-65℃。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泡沫模型烘干24小时后,于该泡沫模型表面依次涂第一层该消失模涂料并烘干7-9小时、涂第二层该消失模涂料并烘干7-9小时、涂第三层该消失模涂料并烘干7-9小时,形成该涂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产品光泽度,在选择骨料以锆英粉、白刚玉、棕刚玉、铬矿粉为主,作为耐火材料,提高产品质量。而且通过实施例的验证,本发明的耐热钢的消失模涂料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透气性。另外本发明经过3遍喷涂或涂覆涂料,其厚度就能达到1.5mm以上,能满足铸钢件对涂料强度和刚度要求,涂料生产方法简单,使用该涂料的消失模产品,没有气孔、缩孔、渣孔、机械加工、水压检测都能达到产品要求。而且,本发明精选的消失模涂料原料在生产消失模涂料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友特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