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音窗帘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420.6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夕和;何少雄;陈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帮燕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5/248;D06M13/224;D06M11/79;D06M11/83;C08F220/14;C08F220/18;A47H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窗帘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音窗帘布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用棉线织成蜂窝织物的棉线间孔隙密度大,经过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喷涂后孔隙被密封,形成闭气孔,使蜂窝织物具备一定的隔音能力,并且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能够与棉纱中纤维自动固化交联后,声波振动纤维使纤维互相摩擦生热,从而提高窗帘布的隔音性能;本发明中蜂窝织物经醋酸浸泡刻蚀后,表面粗糙多孔,并与蜂窝织物表面的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发生交联,形成闭孔结构,使窗帘布内部摩擦生热产生的热量难以传递至外部,窗帘布内空气介质被膨胀稀释,埃洛石纳米管在三维网状的微孔结构中穿插,提高了微孔结构的孔隙密度,从而使窗帘布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音窗帘布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窗帘布是用装饰布经设计缝纫而做成的窗帘,家庭常用一层窗纱、一层布帘。 窗帘轨有窗帘滑轨和窗帘杆。窗帘滑轨一般安装在窗帘盒内;窗帘杆本身是装饰品,可用于明装。
窗帘布的质地有纯棉、麻、涤纶、真丝,也可集中原料混织而成。棉质面料质地柔软、手感好;麻质面料垂感好,肌理感强;真丝面料高贵、华丽,它是100%天然蚕丝构成。其特点为自然、粗犷、飘逸、层次感强;涤纶面料挺刮、色泽鲜明、不褪色、不缩水。
窗帘是一种常用的家具用品,其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拉上幔帐式的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窗帘的种类丰富多样,有布窗帘、纱窗帘、无缝纱帘、直立帘、罗马帘、木竹帘、铝百叶、卷帘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又可以防风、除尘、隔热和保暖,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因此,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是现代窗帘的最大特色。
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吵杂,飞驰而过的机车,施工工地中的设备和机器,或是邻里间的吵闹,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严重时会使人变得烦躁、焦虑,甚至降低人们的睡眠质量。通常,人们只能紧密门窗,或是增设隔音板材来阻隔噪音。但是,窗户这一块区域无法铺设隔音板材,通常只能依靠窗帘来阻隔噪声,而普通的布艺帘不具备良好的隔音和消音效果,人们希望有一种外观大方、使用性能安全可靠,价格适中,且隔音效果优良的窗帘布料出现,以解决上述困难。
因此,发明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窗帘布对纺织品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窗帘布在日常使用时隔音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隔音窗帘布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音窗帘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等质量混合得到50~60份混合单体,配制8~10份质量分数为4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作为引发剂,通过滴液漏斗以3~5mL/min的滴加速率向四口烧瓶中先加入14~16份的混合单体,搅拌2~4min,再向四口烧瓶中加入2~3份引发剂,反应10~12min,再将剩余的混合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得到混合液;
(2)用滴液漏斗以5~7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上述四口烧瓶中滴加混合液,将四口烧瓶放入水浴槽中,加热升温至85~90℃,保温反应40~45min,将四口烧瓶撤出水浴槽,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得到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调节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的pH值为7.0~8.0;
(3)将棉线放入自动织样机中织成蜂窝织物,控制蜂窝织物经密为200~250根/10cm,纬密为180~200根/10cm,取70~8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置于超声震荡仪中,向超声震荡仪中加入15~20g埃洛石纳米管,以22~25kHz的频率超声震荡15~20min,得到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帮燕,未经杨帮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