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6411.7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C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直升机 | ||
1.一种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短翼盒段(1),其包括前缘伸缩通道(11)、主承力伸缩通道(12)以及后缘伸缩通道(13);
第二短翼盒段(2),其包括能够自前缘伸缩通道(11)内伸缩的前缘伸缩段(21)、自主承力伸缩通道(12)内伸缩的主承力伸缩段(22)以及自后缘伸缩通道(13)内伸缩的后缘伸缩段(23);
三轴电动缸(3),同步驱动的三个输出轴分别连接在前缘伸缩段(21)、主承力伸缩段(22)及后缘伸缩段(23)上;
其中,所述第一短翼盒段(1)包括由第一前框(14)、第一后框(15)及连接梁(16)形成的支撑骨架,所述连接梁(16)垂直设置在第一前框(14)及第一后框(15)的底部,该连接梁(16)包括位于第一前框(14)及第一后框(15)之间的第一部分(161)、位于第一前框(14)另一侧的第二部分(162)以及位于第一后框(15)另一侧的第三部分(163);
其中,第一前框(14)、第一后框(15)以及连接梁(16)的第一部分(161)构成主承力伸缩通道(12)的骨架,第一前框(14)及连接梁(16)的第二部分(162)构成前缘伸缩通道(11)的骨架,第一后框(15)及连接梁(16)的第三部分(163)构成后缘伸缩通道(13)的骨架,所述骨架顶部设置有缘条,并通过铆钉在骨架底部的连接梁(16)外部及顶部的缘条外部附着有蒙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翼盒段(2)的前缘伸缩段(21)包括L型角材,贴紧设置在第一前框(14)与连接梁(16)的第二部分上;第二短翼盒段(2)的后缘伸缩段(23)包括L型角材,贴紧设置在第一后框(15)与连接梁(16)的第三部分上;第二短翼盒段(2)的主承力伸缩段(22)包括第二前框(24)、第二后框(25)及工字梁(26),第二前框(24)贴紧在第一前框(14)上,第二后框(25)贴紧在第一后框(15)上,工字梁(26)用于连接第二前框(24)及第二后框(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框(14)与第二前框(24)之间设置有橡胶条;所述第一后框(15)与第二后框(25)之间设置有橡胶条;前缘伸缩段(21)的L型角材与第一前框(14)及连接梁(16)的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橡胶条;后缘伸缩段(23)的L型角材与第一后框(15)及连接梁(16)的第三部分之间设置有橡胶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伸缩段(21)、主承力伸缩段(22)及后缘伸缩段(23)均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内腹板(27)及外腹板(2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电动缸(3)的输出轴连接在相对靠近机身的内腹板(27)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电动缸(3)的输出轴与所述内腹板(27)铰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腹板(27)及外腹板(28)为蜂窝状铝合金板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直升机短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翼盒段(2)在所述第一短翼盒段(1)内伸缩时,其至少三分之一的长度始终位于所述第一短翼盒段(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柔性可伸缩桁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