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606.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君;李鲲;李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优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移动机器人定位 检测 检测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 数据处理单元 采集传感器 图像采集器 系统可靠性 定位程序 定位系统 覆盖区域 适用场景 视觉位置 先验估计 初始化 航向角 隐私 存储 集合 入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检测流程初始化、采集传感器数据、位置先验估计、提取地面视觉位置检测值集合、以及位置后验估计。定位系统由航向角检测器、车轮转速传感器、图像采集器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组成。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定位程序。相比于已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性能稳定、检测周期短、覆盖区域广、适用场景多、系统可靠性高、隐私入侵度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移动,目的是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这也是机器人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而精准的位置控制依赖于精确的定位系统,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控制的精度是无法超过反馈(检测)的精度的”,所以精确的定位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已有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卫星定位系统大多只能用在室外空旷环境下,不适用于在树林、峡谷、室内、地下、水下、隧道等卫星信号无法到达的环境中;2)基于WiFi、UWB的无线电定位手段存在着多路径干扰等问题,而且定位范围有限,如果要扩大定位范围将会增加设备的成本;3)基于视觉的定位手段受到光照的影响,对于光线过强、过暗或者流明剧烈变换的场景,该定位手段的精度较低,除此之外还有特征错误匹配、视线遮挡等问题;4)基于WiFi或者磁场指纹的定位手段,由于事先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以获取机器人位置的指纹特征,所以该定位手段不够实用,而且对信息指纹会发生变化的场景(特别是磁场指纹),该定位手段是不可靠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相比于已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性能稳定、检测周期短、覆盖区域广、适用场景多、系统可靠性高、隐私入侵度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在机器人工作区域的地面配置有辅助线,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采样点序号t初始化赋值:t←0;根据实际情况对采样间隔T、机器人中心到图像采集器的距离L、位置后验估计值透视变换矩阵进行初始化;其中,透视变换矩阵是一个3×3的常值矩阵,机器人位置坐标是相对于X-Y坐标系的,X坐标轴与Y坐标轴由人工选取;
S102:将采样点序号自增t←t+1,获取航向角检测器的数据,得到第t个采样点的机器人航向角检测值获取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数据,得到第t个采样点的车轮转速检测向量wt,其中wt的每个元素表示某个车轮的转速检测值;获取图像采集器的数据,得到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图像;
S103:利用步骤S102获取的第t个采样点的机器人航向角检测值与第t个采样点的车轮转速检测向量wt,并基于第t-1个采样点的位置后验估计值进行位置先验估计,以获取第t个采样点的位置先验估计值具体如下:其中表示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S104:根据步骤S102获取的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图像集合,并基于透视变换矩阵,提取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视觉位置检测值集合与,其中为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视觉X轴坐标检测值集合,为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视觉Y轴坐标检测值集合;
S105:根据步骤S103获取的第t个采样点的位置先验估计值与步骤S104获取的第t个采样点的地面视觉位置检测值集合与,进行位置后验估计,以获取第t个采样点的位置后验估计值以及
S106:重复步骤S102至步骤S105,输出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后验估计值,即定位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优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优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