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364.5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曾辉;李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G01S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接入点 管廊 终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定位方法及系统 参数信息 模型信息 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信号强度数据 终端位置信息 功能设备 技术难题 通信环境 预先存储 准确定位 结合管 抽象 分区 采集 地下 转换 申请 | ||
1.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在管廊通信环境中采集的无线接入点的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参数信息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获取预先存储在管廊BIM模型信息中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
选择三个无线接入点;
根据选择的每个无线接入点的参数信息中的信号强度数据,计算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
根据选择的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和选择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确定终端BIM坐标;
将所述终端BIM坐标转换成终端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时刻或者在间隔预设时长后,获取终端在在管廊通信环境中采集的无线接入点参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获取预先存储在管廊BIM模型信息中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
根据无线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确定无线接入点在所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安装分区;
获取所述安装分区对应的BIM模型信息,以及获取预先存储在管廊BIM模型信息中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三个无线接入点,包括:
按照信号强度递减的顺序,对采集的无线接入点排序,得到无线接入点序列;
选择所述无线接入点序列中第一位序、第二位序以及第三位序的无线接入点,得到三个无线接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三个无线接入点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序、第二位序以及第三位序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确定所述第一位序、第二位序以及第三位序的无线接入点所在平面;
从所述无线接入点序列剩余无线接入点中,选取未在所述平面上的第四个无线接入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包括:
在管廊通信环境中,获取无线接入点信号强度的实际衰减值;所述信号强度的实际衰减值用于指示终端采集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随测试距离的变化量;
拟合所述信号强度的实际衰减值与所述测试距离,得到无线接入点的衰减模型;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数据和所述衰减模型,计算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和所述无线接入点BIM坐标,联立下式,确定终端BIM坐标:
其中,D1-第一位序的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
D2-第二位序的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
D3-第三位序的无线接入点与终端的距离;
x1、y1分别为第一位序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中的第一维坐标和第二维坐标;
x2、y2分别为第二位序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中的第一维坐标和第二维坐标;
x3、y3分别为第三位序的无线接入点BIM坐标中的第一维坐标和第二维坐标;
x、y分别为终端BIM坐标中的第一维坐标和第二维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3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