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闭锁器的信号反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602.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潘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72 | 分类号: | E05B81/7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器 电阻 串联 车身控制模块 信号反馈模块 信号反馈装置 反馈回路 通断开关 反馈 第二反馈回路 异常状态信号 传动装置 单一信号 回路接通 解锁状态 逻辑判断 汽车电源 锁止状态 线性运动 信号反馈 触点 锁止 马达 断电 汽车 混淆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汽车闭锁器的信号反馈装置,包括汽车电源、马达、传动装置、执行杆、信号反馈模块和车身控制模块,信号反馈模块具有第一反馈回路、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第一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一电阻和第一通断开关,第二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二电阻和第二通断开关,第三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三电阻;执行杆上设有触点,在执行杆线性运动的带动下,使相应回路接通,从而可以给出多种信号反馈,即锁止状态信号,解锁状态信号和介于锁止和解锁之间的闭锁器工作状态时的信号,当闭锁器异常或断电时,还能检测到异常状态信号,车身控制模块在不同的状态下能够根据所测得的不同电阻值做逻辑判断,避免发生因单一信号发生混淆导致判断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闭锁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闭锁器的信号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闭锁器可以锁止或解锁各种箱体门阀,例如汽车油箱盖锁,汽车门把手锁,汽车后备箱锁,汽车发动机锁,汽车储物箱锁,电动车充电口盖,充电桩接口,充电枪接口等各种锁止和解锁结构。
汽车闭锁器是一种重要的锁止和解锁的装置,由车身控制器控制(BCM)控制其锁止和解锁。通常由马达、传动装置(蜗轮蜗杆齿轮等)、信号反馈装置、上壳体、下壳体、电源输入端、信号反馈输出端、密封结构等组成。目前市面上的闭锁器通常是直接通过微动开关或行程开关控制反馈线路通断,从而车身控制器控制(BCM)判断其是否锁止或解锁。但采用这种信号反馈方案的闭锁器在反馈电路因异常状态短路或断路时,车身控制器控制(BCM)依然会依照其短路或断路来判断其是否锁止或解锁.例如在锁止状态时,因为信号反馈线路异常状态断路车身控制器控制(BCM)根据事先输入的逻辑判断闭锁器依然处于解锁状态,由于信号状态只有通断两种,势必会错误判断从而发出错误的指令。而另外一种带有IC和PCB信号反馈装置的闭锁器,其电子元器件复杂,成本高,可靠性有待考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闭锁器(执行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不用费用高昂的IC和PCB信号反馈装置,将简单的电子器件与结构设计结合的一种跨界性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闭锁器的信号反馈装置,其可以给出多种信号反馈,即锁止状态信号,解锁状态信号和介于锁止和解锁之间的闭锁器工作状态时的信号,以及异常状态信号,其内部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并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闭锁器的信号反馈装置,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汽车电源、马达、传动装置、执行杆、信号反馈模块和车身控制模块,
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具有并联相接于车身控制模块的第一反馈回路、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该第一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一电阻和第一通断开关,该第二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二电阻和第二通断开关,该第三反馈回路上串联第三电阻;
所述执行杆上设有触点,在执行杆线性运动的带动下,碰触到第一通断开关接通第一反馈回路从而给出第一种信号反馈,碰触到第二通断开关接通第二反馈回路从而给出第二种信号反馈,或者接通第三反馈回路给出第三种信号反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一反馈回路接通时检测到的第一阻值而得出;所述第二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二反馈回路接通时检测到第二阻值而得出;所述第三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三反馈回路接通时检测到第三阻值而得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阻值为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并联的阻值,所述的第二阻值为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并联的阻值,所述的第三阻值为第三电阻的阻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一反馈回路与第二反馈回路同时接通时检测到的第一阻值而得出;所述第二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二反馈回路接通时检测到第二阻值而得出;所述第三种信号反馈是依据第三反馈回路接通时检测到第三阻值而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门锁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互联网智能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