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押出机用防护水槽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260.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晨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2;H01B13/24;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押出机用 防护 水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押出机用防护水槽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线电缆制作过程中,其在押出机发泡包胶过程后需要进行冷却,一般需要经过水槽,水槽中的水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温度的,而当冬季等天气较冷的时候,电线电缆一旦从押出机出来进入水槽中后容易快速降温,使得包胶层的包胶开裂等,影响质量,而且水槽中的水在冬季时的温度减低快速,影响了正常的冷却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押出机用防护水槽机构,它通过增加的透明过渡保护管可以使挤出的电线电缆穿过时,散发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并将热量传递给水液,从而保证水槽中的水液的水温下降缓慢,保证冷却水温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电缆押出机用防护水槽机构,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支腿,槽体的左右两个侧板的中部具有连接螺孔,连接管螺接在连接螺孔中,连接管的一端处于槽体中,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出槽体的侧板;
所述槽体的中部插套有透明过渡保护管,透明过渡保护管的两端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在连接管的端部外侧壁具有的外螺纹上,连接管的内侧壁上卡置固定有弹性块,弹性块的外端上部具有横向导向孔,弹性块的内端的下部具有斜向导向孔,斜向导向孔的外端高于内端,斜向导向孔的外端与横向导向孔的内端相连通;
所述透明过渡保护管的底面具有多个进水通孔。
所述透明过渡保护管的顶面侧壁上成型有多个透气通孔。
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螺接有橡胶保护导向管和环形弹性密度垫,环形弹性密度垫夹持在橡胶保护导向管的内端面与槽体的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壁之间。
所述橡胶保护导向管的端部内侧壁具有延伸部,延伸部的内侧壁与连接管的内侧壁相平。
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至橡胶保护导向管的端面之间为截面呈弧形的环形壁面。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增加的透明过渡保护管可以使挤出的电线电缆穿过时,散发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并将热量传递给水液,从而保证水槽中的水液的水温下降缓慢,保证冷却水温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押出机用防护水槽机构,包括槽体10,所述槽体10的底面固定有多个支腿11,槽体10的左右两个侧板的中部具有连接螺孔12,连接管13螺接在连接螺孔12中,连接管13的一端处于槽体10中,连接管13的另一端伸出槽体10的侧板;
所述槽体10的中部插套有透明过渡保护管14,透明过渡保护管14的两端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在连接管13的端部外侧壁具有的外螺纹上,连接管13的内侧壁上卡置固定有弹性块131,弹性块131的外端上部具有横向导向孔132,弹性块131的内端的下部具有斜向导向孔133,斜向导向孔133的外端高于内端,斜向导向孔133的外端与横向导向孔132的内端相连通;
所述透明过渡保护管14的底面具有多个进水通孔141。
进一步的说,所述透明过渡保护管14的顶面侧壁上成型有多个透气通孔142。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管13的外端螺接有橡胶保护导向管15和环形弹性密度垫16,环形弹性密度垫16夹持在橡胶保护导向管15的内端面与槽体10的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说,所述橡胶保护导向管15的端部内侧壁具有延伸部151,延伸部151的内侧壁与连接管13的内侧壁相平。
进一步的说,所述延伸部151的端部至橡胶保护导向管15的端面之间为截面呈弧形的环形壁面。
使用时,电线电缆从一端的橡胶保护导向管15进入弹性块131中,再进入透明过渡保护管14中并与其内部的水液换热实现降温,而透明过渡保护管14可以降低内部水液的散热速度,最后由另一端的连接管13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晨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晨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