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管柱及转向管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230.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申重阳;刘嵘;张康;顾云青;王云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管柱 总成 | ||
1.一种转向管柱,包括转向上轴和转向下轴,所述转向上轴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向下轴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上轴与所述转向下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比调节装置;
所述传动比调节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个顶部齿轮和至少一个底部齿轮;
所述顶部齿轮与所述底部齿轮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向地插入在所述支架内,所述顶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底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传动比调节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顶部齿轮绕所述主动齿轮公转的驱动机构;
其中,在所述顶部齿轮绕所述主动齿轮公转时,所述底部齿轮与所述顶部齿轮保持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齿轮产生附加转动角度;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蜗杆;
在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一圈齿部,所述齿部与所述蜗杆啮合;
所述传动比调节装置还包括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来控制所述电磁锁的开关;
其中,在所述电磁锁中的锁销伸出时,所述锁销能够插入在所述蜗杆的齿槽中阻止所述蜗杆转动;
在选择变速比转向模式时,所述锁销从所述蜗杆的齿槽中退回,在选择定速比转向模式时,所述锁销从所述电磁锁中伸出并插入所述蜗杆的齿槽中以阻止所述蜗杆转动;
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设置有车速检测单元,所述电机能够根据车速大小调节对所述顶部齿轮的驱动力;
当所述车速检测单元检测车速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提高所述电机的转速以增加所述支架转动速度;
当所述车速检测单元检测车速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单元降低所述电机的转速以减小所述支架转动速度;
当所述车速检测单元检测车速高于预设极限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关闭所述电机,保持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内设置有一对所述顶部齿轮和一对所述底部齿轮;
一对所述顶部齿轮对称地布置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一对所述底部齿轮对称地布置在所述从动齿轮的两侧;
位于同一侧所述顶部齿轮与所述底部齿轮通过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比调节装置还包括有外壳;
所述支架、所述蜗杆和所述电磁锁都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和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开口与所述转向上轴之间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支架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转向下轴之间设置也有一个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
6.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方向盘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
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向管柱中的转向上轴连接,在所述转向上轴上还设置有溃缩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上轴上还设置有转向上轴位置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中的转向下轴上设置有转向下轴转动助力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2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清扫车的无人驾驶方向管柱装置
- 下一篇:齿轮齿条机械转向器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