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罗汉果浸出液促进猕猴桃扦插生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226.5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明;李洁维;叶开玉;龚弘娟;莫权辉;蒋桥生;胡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17/00;A01N65/0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罗汉果 浸出 促进 猕猴桃 扦插 生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罗汉果浸出液促进猕猴桃扦插生根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罗汉果浸出液的准备;步骤S2,猕猴桃插穗的准备;骤S3,将插穗捆绑在一起,其下端置于罗汉果浸出液中浸泡36‑48h;步骤S4,取出浸泡后的插穗,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准备扦插;步骤S5,插床的准备;步骤S6,扦插;步骤S7,将插床置于通风处,控制温度在20‑25℃,使插床的基质保持湿润状态;步骤S8,6月初,待猕猴桃扦插苗不定根长出,根系较为发达后移栽即可。使用本方法,获得的扦插苗根系较发达,须根数量和长度、新梢长度及扦插成活率明显优于对照和ABT生根粉处理,并且对植物生根机理的研究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罗汉果浸出液促进猕猴桃扦插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的扦插普遍使用促生根类激素促进其生根,以取得较高的扦插成活率。但不同植物甚至同种植物不同品种的个体其扦插生根的难易程度有时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针对难以扦插生根的植物,即使使用生根剂也难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手段综合利用来提高其生根率。目前已有多个利用植物浸出液或提取液和其它化学成分的组合配方来促进扦插生根的报道,但是普遍存在所用药品繁多、配置复杂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人在实验中偶然发现罗汉果浸出液可以提高猕猴桃硬枝扦插的生根和成活率,经过进一步实验设计,发现其对较难扦插的猕猴桃品种具有较显著的生根促进作用。
猕猴桃因种类或品种的不同其硬枝扦插的成活率也有较大不同。特别是猕猴桃生产中常用的“中华”、“美味”类猕猴桃,其扦插成活率普遍较低,使用高浓度的生根剂快速蘸根或低浓度的生根剂长时间浸泡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其生根,但效果很不稳定,不同种类或品种的猕猴桃对生根类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且外源激素的过量使用容易扰乱插穗的生理平衡,对插穗的后续营养生长造成影响,移栽后容易造成死苗或长势较弱,限制了扦插技术在猕猴桃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罗汉果浸出液促进猕猴桃扦插生根的方法,其可以显著提高难扦插猕猴桃的硬枝扦插生根率,生根后的根系较为发达,移栽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本方法为培育优良专用猕猴桃砧木品种和为猕猴桃扦插快繁生产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罗汉果浸出液促进猕猴桃扦插生根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罗汉果浸出液的准备:选择健康和完全成熟的罗汉果,放置在通风阴凉处糖化7-10天,待表面略呈黄色以后放入烤箱烘干;再将烘干的罗汉果掰碎,然后连同果皮一起浸泡在无菌热水中,在所述无菌热水自然降温的环境下浸泡,其间搅动数次,最后过滤除渣,得到罗汉果浸出液备用;
步骤S2,猕猴桃插穗的准备:于2月底,选择处于休眠期的一年生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猕猴桃枝条,剪成长10-15cm且含2-3个饱满芽的插穗;在插穗上端离顶芽1-1.5cm的位置处剪平,下端离底芽2-3cm的位置处剪成斜面;
步骤S3,将插穗捆绑在一起,其下端置于罗汉果浸出液中浸泡36-48h;
步骤S4,取出浸泡后的插穗,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准备扦插;
步骤S5,插床的准备:插床的准备在温室中进行,在泡沫箱底部铺一层5-10cm的珍珠岩,然后填满多菌灵消毒过的沙土混合物作为基质,再于泡沫箱上开设排水孔和透气孔;
步骤S6,扦插:使插穗下端斜面向上与插床平面呈20°角,插入整枝插穗的2/3,相邻插穗的间距为5cm;插穗完成扦插后对其顶端切口封蜡,再在基质上均匀地喷水并浇透,得到猕猴桃扦插苗;
步骤S7,将插床置于通风处,控制温度在20-25℃,使插床的基质保持湿润状态;
步骤S8,6月初,待猕猴桃扦插苗的不定根长出,根系较为发达后移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秸秆粉碎机的磨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