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7012.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辽;沈军;高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装 提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设于机架上,灌装阀包括阀体、阀芯、与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机架上升降的设有瓶口夹,提升装置包括升降的设于机架上的升降台、用于固定连接升降台和瓶口夹的第一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升降台和阀体的第一弹性件、设于阀腔中的弹性膜片、升降的设于机架上的导向杆、连接机构;弹性膜片用于在阀腔进气时向上顶起导向杆;连接机构用于在导向杆上升时固定连接导向杆和升降台;还用于在受到外力时使导向杆和升降台相互脱开。本发明装置巧妙的利用了灌装用的气体,保证了阀体与灌装瓶瓶口之间的密封性,在脱离时只需要一个较小的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力,即能使灌装瓶和阀体之间相互脱离,降低了设备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含气饮料的灌装生产中,需要将灌装瓶的瓶口与灌装阀的阀体接触并建立等压后再对灌装瓶进行灌装。因灌装缸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需要对灌装瓶施加向上的压力保证瓶口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现有的灌装设备一般是提供一套机构保持该力,造成瓶子进出灌装机时需要克服该力,对设备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有效工作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冲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设于机架上,灌装阀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具有阀腔的阀体、升降的设于所述阀腔中的用于配合所述阀体开阀或合阀的阀芯、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灌装阀用于对灌装瓶进行灌装,所述机架上升降的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灌装瓶的位于所述阀体下方的瓶口夹,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升降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位于所述阀体上方的升降台、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瓶口夹上的第一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阀体上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阀腔中的弹性膜片、升降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且下端抵设于所述弹性膜片的上表面的导向杆、可脱开的连接在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升降台之间的连接机构;
所述弹性膜片,用于在所述阀腔进气时向上顶起所述导向杆;
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在所述导向杆上升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升降台;还用于在受到外力时使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升降台相互脱开。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第一单向齿、一端铰接在所述升降台上的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的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单向齿相互咬合的第二单向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上的第三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升降台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单向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异的两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齿的齿尖沿靠近所述第二单向齿的方向倾斜朝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单向齿的齿尖沿靠近所述第一单向齿的方向倾斜朝下。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另一端的拨动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拨动件和所述第二单向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异的两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设于所述升降台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灌装阀中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气室,所述弹性膜片构成所述气室的顶部,所述气室与所述阀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升降的穿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一种用于灌装的提升装置,巧妙的利用了灌装用的气体,在通气时通过弹性膜片、导向杆和连接机构,给升降台一个向上的力,保证了阀体与灌装瓶瓶口之间的密封,在脱离时只需要给连接机构一个外力,即能使导向杆和升降台相互脱开,从而只需要一个较小的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力,即能使灌装瓶和阀体相互脱离,降低了设备冲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入户到人反馈响应系统
- 下一篇:回流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