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及制备药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6224.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天;吴昊;赵斐;王琼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P27/10 |
代理公司: | 33237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近视 方法 制备 药物 应用 | ||
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及制备药物的应用,通过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从而抑制近视,通过抑制眼内PKR样内质网激酶活性从而起到抑制eIF2α磷酸化而抑制近视,本发明利用GSK2606414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磷酸化,可以有效地延缓、抑制近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及制备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近视普遍表现为眼轴的过度延长,是为了取得清晰视网膜成像造成眼轴过度延长而引起的屈光不正。其中屈光度超过-6.00D的高度近视人群更易发展为进展性视网膜萎缩,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的萎缩。这使得视网膜获得维持其基本功能的分子减少。在其他视网膜和黄斑疾病中,这种情况会引起一系列氧化应激损伤。
eIF2是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已发现低氧和氧化应激均可激活PERK(一种eIF2α激酶),诱导eIF2α磷酸化,最终抑制蛋白翻译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发现在近视形成过程中,巩膜成纤维细胞eIF2通路激活,提示其可能在近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及制备药物的应用,通过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从而抑制近视,找到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通过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从而抑制近视。
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抑制眼内PKR样内质网激酶活性从而起到抑制eIF2α磷酸化而抑制近视。
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抑制剂在制备抑制近视药物上的应用。
所述的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抑制剂为GSK2606414。
GSK2606414在制备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的方法及制备药物的应用,通过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从而抑制近视,通过抑制眼内PKR样内质网激酶活性从而起到抑制eIF2α磷酸化而抑制近视,本发明利用GSK2606414抑制眼内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单位磷酸化,可以有效地延缓、抑制近视。
附图说明
图1是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SK2606414两周后对单眼形觉剥夺小鼠的近视诱导量的影响。
图中,“Interocular difference of refraction”指剥夺眼与对侧眼屈光度差值,反映单眼形觉剥夺的近视诱导量;GSK2606414(即GSK)注射溶剂组和给药组之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表示P< 0.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验采用的实验动物均为为3周龄C57BL/6J小鼠。采用眼罩法作为单眼形觉剥夺(FD)近视模型。
给药实验中对形觉剥夺小鼠腹腔注射PERK抑制剂GSK2606414,从而抑制眼内eIF2α磷酸化。GSK2606414注射实验中动物随机分为3组:形觉剥夺+溶剂对照组(FD+1%二甲基亚砜(DMSO)),形觉剥夺+低剂量药物组(FD+GSK 100μg/Kg体重), 形觉剥夺+高剂量药物组(FD+GSK 330μg/Kg体重)。每天上午9点进行腹腔注射给药,连续注射2周。于实验前、给药2周用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EIR)测量屈光度。
比较实验前后屈光度,发现给药组的形觉剥夺眼,屈光近视程度小于形觉剥夺溶剂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腹腔注射PERK抑制剂GSK2606414抑制eIF2α磷酸化的作用可以抑制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