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162.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卢道根;王启敏;卞宝权;吴淑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1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005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员 宠物 综合 安全 防护 监控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若干远红外传感器、定位模块、氧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摄像头、车内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车内通信模块与车载中控连接,摄像头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公共通信网络与手机终端连接,手机终端与手机客户端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车内温度、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当汽车载有儿童、宠物,而车内温度异常,氧浓度过低,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能够自动开启空调降温、打开车窗,并向相关用户及机构报警,提高了驻车安全性,避免意外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家庭汽车已经逐渐普及,而汽车里常常载有儿童与宠物,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车主下车后,将孩童或宠物仍留在车内的情况。夏季造成车内温度过高,冬天造成温度过低,会发生车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致使儿童或宠物死亡的案例;另外空调开启、车窗紧闭,使得车内氧气浓度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造成人员及宠物死亡或伤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因车内温度、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异常造成的乘员及宠物伤害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案,使用温度传感器、远红外传感器、定位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等,构成一个智能检测系统,通过实时检测车内环境参数,进行判断,在车内有乘员或者宠物,且车内环境参数异常的情况下,通过汽车中控,对汽车的空调、车窗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车辆位置信息及告警信息给相关人员及机构,从而避免或减少对乘员或者宠物的伤害;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车辆的位置、车内温度、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信息,还可以远程开启关闭车内摄像头,对车内实时情况进行查看。
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若干远红外传感器、定位模块、氧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车内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车内通信模块与车载中控连接,摄像头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公共通信网络与手机连接,手机与手机客户端相连。
一种车内乘员和宠物综合安全防护及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系统通过远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有人或宠物;
(2)如果车内有人或宠物,则启动温度检测、氧浓度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3)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安全防护系统传输信息给汽车中控,启动汽车空调;如果氧浓度过低或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安全防护系统传输信息给汽车中控,打开车窗;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部发送位置信息及告警信息;
(4)用户在收到告警信息后,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车辆的位置、车内温度、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车内图像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检测车内是否有人或宠物,还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检测车内是否有人或宠物,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得的车内图像信息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无线通信模块向外部告警信息的方式,还包括给设定手机发短信,给设定手机拨打电话,给设定的用户APP推送消息,给特定机构推送消息。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车内安全防护系统,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2)有效解决因车内温度过高/过低、车内氧浓度过低、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的乘员或宠物伤害;
(3)有效避免了车主容易把幼童或宠物独自留在车内而造成的危害;
(4)车主可以及时了解车辆的位置及车内空气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