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799.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华;林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华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覆盖 小麦 播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属于农作物播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小麦播种装置适用于两熟区小麦播种,采用三点悬挂方式,作业时,旋耕装置完成碎土、切茬、整地等作业,并将旋切细碎后的土壤、秸秆混合物抛送至导土板与土秸分离装置上,同时,多功能行走轮带动种箱中的槽轮机构将麦种排至分种装置中,分种装置将种子均匀撒播至旋耕后的地表上,落至土秸分离装置的碎土先于秸秆均匀覆盖在麦种上,形成土壤、秸秆顺序覆盖模式,最后进行镇压作业,可以同时完成水平及竖直方向的均匀排种,使用后小麦出苗率达到96%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属于农作物播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主要有沟播和撒播两种种植方式,采用人工撒播小麦效率低、种子分布不均匀、覆土困难,落在秸秆上的麦种难以出苗,国内外学者对撒播机械的研究较少,以气力式撒播机和机械式撒播机为主。但是目前研制的撒播机普遍存在种子垂直分布不均匀,尤其在秸秆覆盖地表作业易出现种子落在秸秆上出现架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麦种的出苗率。
我国玉米-小麦、水稻-小麦、棉花-小麦轮作区,前茬作物玉米、水稻、 棉花收获后需要及时播种小麦,由于机械化收获后田间存留有大量玉米、水稻、 棉花秸秆,给下茬小麦机械化播种带来较大难度,主要问题包括如下:
1、前茬作物收获后,田间秸秆覆盖量大,而小麦种植行距窄,通常行距大约在15-20cm,机械化播种作业时,田间残留的秸秆极易造成播种机开沟器挂草壅堵。2、玉米、水稻、棉花收获后,若直接进行小麦免耕播种作业,由于未进 行旋耕整地,地表土壤较为板结、回流性差,免耕播种机作业后,播后的种子 难以覆盖严实,出现晾籽现象。3、由于玉米、棉花起垄种植或收获机具碾压等原因,造成玉米、水稻、 棉花收获后田块不平,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时易出现晾籽现象。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在秸秆覆盖地上播种的新型小麦播种装置,对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研制的撒播机普遍存在种子垂直分布不均匀,尤其在秸秆覆盖地表作业易出现种子落在秸秆上出现架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麦种的出苗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包括悬挂架、变速箱、多功能行走轮、机架和链传动,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的内部装有排种装置,分种装置位于机架底部,通过输种管和排种装置相连,同样在机架底部还装有导土板和土秸分离装置,最后在机架头部位置装有旋耕装置。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地小麦播种装置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将小麦种子装入排种装置中,启动播种装置,播种装置的后动力输出轴将动力经变速箱传递给旋耕装置,旋耕装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行碎土、切茬、整地,并在旋耕装置的离心作用下将旋切细碎后的土壤、秸秆混合物抛送至导土板与土秸分离装置上,旋耕装置作业过程中,地表浅层秸秆运动位移明显大于中层及深层土壤颗粒位移,即地表覆盖的秸秆相对土粒被旋耕装置抛起的运动位移要大,同时旋耕装置抛起的土粒、秸秆由于空气阻力、机具振动等因素,导致部分抛出的物料走向不确定,粒径较大、质量较大的土块由于重力作用只能落在弧形导土板上重新滚入土地中,同时,多功能行走轮带动排种装置中的槽轮机构将麦种排至分种装置中,分种装置将种子均匀撒播至旋耕后的地表上,而能够通过抛物线形式顺利通过导土板的被抛颗粒落至条形栅栏结构的土秸分离装置上,土壤微粒则先于秸秆从土秸分离装置的栅栏间隙中落在麦种上,形成土壤、秸秆顺序覆盖的模式,最后由多功能行走轮进行镇压作业即可完成秸秆覆盖地小麦的种植。
所述的导土板和土秸分离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架底部,位于旋耕装置的后下方。
所述的分种装置位于导土板和土秸分离装置中间,通过U型螺栓安装在机架横梁上,实现小麦种子的横向均匀分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华,未经王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