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铝锌钛渗剂及其多元共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2314.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潘献波;何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0/52 | 分类号: | C23C10/52;G05D2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7 | 代理人: | 康晨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铝锌钛渗剂 及其 多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铝锌钛渗剂及其多元共渗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与社会民生关系密切,对城市发展有极强的影响与引导作用,广泛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以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轨配、轨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对轨配、轨槽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轨配以及轨槽进行化学热处理可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能。金属材料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包括渗铝、渗锌、渗钛以及铝锌共渗、铝钛共渗等。渗铝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渗锌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抗大气腐蚀能力,渗钛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和寿命,中国发明专利CN1428454A“钢铁制品锌铝包埋共渗方法及其渗剂”采用将钢铁制品包埋的渗剂中,在400至600℃下,保温处理3至10小时候,在钢铁制品表面形成一种外层富铝、内层富锌的双层结构的锌铝共渗层,提高了钢铁制品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在于渗层的强度和耐磨性不高,而且采用锌粉作为渗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锌蒸汽污染;中国发明专利CN“钛铝共渗的渗剂及其共渗方法”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入技术,渗入温度采用阶梯温度加热,首先加热至650℃~900℃保温1~5小时,然后再加热至900℃~1150℃,保温2~8小时候出炉得到钛、铝共存的渗层,渗层光滑明亮,耐腐蚀性能强,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在于加热保温温度过高,容易使工件产生变形,而且没有综合渗铝、渗锌和渗钛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铝锌钛渗剂及其多元共渗方法。
一种高铝锌钛渗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10份~20份的钛粉、10份~40份的高铝锌合金粉、20份~80份的氧化铝粉以及1份~3份的氯化铵。
本发明应用于轨配、轨槽等工件的表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轨配、轨槽等工件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使工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所述设备升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通过使用温控软件使得保温期间其温差变小,使用的温控软件根据节点可靠性和被删除率,并对相邻节点数量进行初始化,提高了节点的资源利用率;此外还减少了集群通信流量动态调整温控节点数量和温度,能更好的适应温度动态变化性,减少平均响应时间,有效保证了结果的稳定性。上述工艺处理的金属件表面质地均匀,可根据客户要求在其表面实施各种封闭处理,附着强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共渗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共渗炉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共渗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高铝锌钛渗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10份~20份的钛粉、10份~40份的高铝锌合金粉、20份~80份的氧化铝粉以及1份~3份的氯化铵。
所述步骤高铝锌合金粉中铝锌比为50%:50%。
所述的高铝锌钛渗剂的多元共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金属基体进行除油处理;
(2)对第一步处理后的金属基体进行抛丸除锈处理,清除表面锈蚀;
(3)将高铝锌钛渗剂和金属基体置于密闭的金属容器中进行多元共渗;
(4)将金属基体取出,对其表面进行吹灰处理即得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劲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