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884.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36;B32B27/08;B32B37/06;B32B7/12;B32B33/00;A41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面料 里料 制备 面料织物 织物层 胶点 制备方法和应用 面料 防水性 薄膜 胶粘剂 耐磨性 单一功能 防水透气 和面料层 热压处理 制备工艺 美观性 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性 朝上 抗菌 上胶 中层 复合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对面料织物层和里料织物层分别进行上胶处理,使得面料织物层和里料织物层分别具有胶粘剂的胶点;以及将具有朝上的胶点的里料织物层、中间薄膜和具有朝下的胶点的面料织物层依次叠放在一起,进行热压处理以得到复合面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复合面料的方法,可以将多种单一功能面料进行有效复合,其中中层薄膜可实现面料的防水透气效果,里料和面料层织物可提高面料的耐磨性,防水性、美观性、舒适性等效果。最终制备的复合面料兼具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防水性、抗菌等多种功能,且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面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防水透气面料的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
目前,国内外针对防水透气面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现有的面料可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但是却无法兼具良好的透气性能。特别是对于高强度的户外运动而言,运动发热量大、汗液蒸发多,因而要求穿着佩戴面料散热透气性能好,且能够抵挡风雨云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的多功能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面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面料织物层和里料织物层分别进行上胶处理,使得所述面料织物层和所述里料织物层分别具有胶粘剂的胶点;以及将具有朝上的胶点的里料织物层、中间薄膜和具有朝下的胶点的面料织物层依次叠放在一起,进行热压处理以得到所述复合面料。
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热压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所述面料织物层上浸涂有防水抗菌涂层,并且防水抗菌涂层的厚度介于10-15μm的范围内。通过涂布防水抗菌涂层可以实现复合面料的防水和抗菌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面料织物层和所述里料织物层为涤纶质量百分含量超过40%的面料。里料织物层和面料层织物层可提高面料的耐磨性,防水性、美观性、舒适性等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中间薄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通过使用中间薄膜,可实现面料的防水透气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胶粘剂选自聚氨酯热熔胶、聚酰胺热熔胶、聚酯热熔胶、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使用胶粘剂可以使得面料织物层、中间薄膜和里料织物层的表面紧密接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层与层之间的剥离。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面料织物层的密度介于120-150g/m2的范围内。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里料织物层的密度介于60-80g/m2的范围内。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中间薄膜的厚度介于30-60μm的范围内。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防水抗菌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或聚氨酯涂层。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上胶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使用点胶机对所述面料织物层和所述里料织物层分别进行上胶处理,使得所述面料织物层和所述里料织物层分别具有胶粘剂的胶点,其中,所述胶点的形状为直径介于400-600μm的范围内的圆形,并且所述胶点之间的距离介于2-3mm的范围内,以确保在不影响最终复合面料的透气性能的情况下,在里料织物层与中间薄膜以及面料织物层与中间薄膜的紧密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机隔音垫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军用防红外线迷彩伪装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