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256.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成;张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诺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单片机、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键盘模块及存储模块构成,单片机为16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均为数字显示传感器,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键盘模块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及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连接加湿器。本发明采用高精度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实时监测、显示当前车内温度和湿度,实现对汽车空调的自动控制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采用低精度模拟器件对空调进行控制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乘车舒适性的要求,空调控制系统急需改造,本专利提供了一种以8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为了满足人们对乘车舒适性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以16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所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单片机、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键盘模块及存储模块构成,单片机为16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均为数字显示传感器,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键盘模块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及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加湿器;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车内温度采集,通过湿度传感器对车内湿度采集;并将温度及湿度数据送往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将处理的数据送往显示器显示,同时将数据处理结果发送给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进而由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及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发送相应的命令控制蒸发器、压缩机、加湿器的运转;
当车内温度高于用户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压缩机运行,汽车空调制冷开始,其间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蒸发器表面温度,若温度低于0℃,则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当温度恢复为0℃以上时,再继续工作,在此期间显示模块仍显示车内温度与湿度值;
当车内湿度小于用户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加湿器运行,增加车内湿度,当车内湿度大于用户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加湿器停止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高精度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以16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实时监测、显示当前车内温度和湿度,通过对压缩机工作状态的控制达到对汽车空调的自动控制功能,通过湿度控制模块控制车内的湿度值,另外还可以人为设置车内温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所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单片机、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显示模块、键盘模块及存储模块构成,单片机为16位单片机,单片机的商品型号为msp430,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均为数字显示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湿度传感器的为DHT11,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的商品型号为LCD1602,存储模块采用AT24C04。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键盘模块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电机控制模块、压缩机电机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及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加湿器电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加湿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诺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诺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