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丁烷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1136.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胡松;李晗;杨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32;C07C7/06;C07C9/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烷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丁烷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醇重组分杂质累积导致萃取剂纯度低、损失大、环氧丁烷收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含环氧丁烷、萃取剂和二醇的物流在分离塔分离的步骤;所述分离塔在足以使萃取剂和二醇形成共沸物的条件下操作,和,在所述分离塔侧线采出含萃取剂和二醇共沸物的物流。所述方法可用于环氧丁烷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丁烷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环氧丁烷萃取精馏回收萃取剂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1,2-环氧丁烷(BO)同环氧乙烷(EO)和环氧丙烷(PO)属同系物,分子式为C4H8O(CAS号:106-88-7),是一种具有三元环结构的物质,化学性质活泼,主要用作聚醚多元醇单体和其它合成材料的中间体。1,2-环氧丁烷还可以用于制泡沫塑料、合成橡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也可代替丙酮作为硝基漆的稀释剂,也可用作色谱分析的标准物质。
作为烯烃环氧化物,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环氧丁烷拥有更多数量的-CH2-官能团,当作为单体合成聚醚多元醇时,其产品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特别适合用于某些要求严格的建筑及设备的外表面防水涂层。同时,以环氧丁烷为单体共聚所合成的聚氨酯材料拥有优异的耐寒性能,特别适用于气候严寒地区。
环氧丁烷产品对水、醛、同分异构体有严格要求,水会影响聚合物的羟值和发泡性能,醛的含量是环保要求,同分异构体是聚合长链的封端剂,因此,国标和企业标准中对产品纯度有严格要求。
BASF企业标准中1,2-环氧丁烷合格品质量纯度要求为:环氧丁烷≥99.5%,环氧丁烷同分异构体≤0.2%,总醛≤0.05%,水≤0.03%。
1,2-环氧丁烷优等品质量纯度要求为:环氧丁烷≥99.9%,环氧丁烷同分异构体≤0.1%,总醛≤0.015%,水≤0.005%。
反应生成的粗环氧丁烷中通常含有水、甲醇、丙酮、甲酸甲酯等杂质,因为这些杂质与环氧丁烷形成共沸物或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普通精馏难以达到环氧丁烷产品标准。为了得到符合聚合要求的高纯度环氧丁烷,必须将环氧丁烷中含有的杂质分离除去。
环氧丁烷的纯化一般采用C7~C20直链和支链烃类和(或)二醇类作为萃取剂。从经济性考虑,环氧丁烷的纯化过程采用C8直链和支链烷烃的混合物作为萃取剂。萃取剂的加入使乙醛、水、甲醇、甲酸甲酯对环氧丁烷相对挥发度变大,乙醛、水、甲醇、甲酸甲酯从塔顶移出。
丁烯环氧化反应产物中,主要是1,2-环氧丁烷及其同分异构体如1,4-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环氧异丁烷,环氧丁烷精制过程中,由于水的存在,不可避免的,1,2-环氧丁烷及其同分异构体会水解生成1,2-丁二醇及相对应的二醇,而且随着时间水解反应持续进行。如果萃取剂中二醇不加以分离除去,将会持续累积导致循环萃取剂中二醇含量过高,萃取剂的萃取效果会下降直至失去萃取效果。但是,二醇大多溶于水,同时也溶于环氧丁烷等有机溶剂,在液液分相过程中通过水洗的方法脱除效率低,同时也加剧环氧丁烷的水解。并且,由于二醇的沸点比萃取剂C8烃类高,所以在系统内循环使用萃取剂时,与萃取剂同时累积循环,从而降低了萃取剂的萃取效果。所以,降低萃取剂中二醇的浓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文献US4402794公开采用C7-C9的烃类,优选正辛烷作为萃取剂单次萃取精馏分离粗1,2-环氧丁烷溶液中含有的水、甲醇、丙酮、甲酸甲酯等杂质。萃取蒸馏塔塔顶分相器分层后的有机层去精馏塔蒸馏分离甲醇、丙酮等;萃取蒸馏塔塔釜物流送入萃取精馏塔;萃取精馏塔塔釜液部分外排。该方法通过外排部分含萃取剂和1,2-丁二醇的塔釜液,以减少其在萃取剂中的累积。由于塔釜外排部分物流中的1,2-丁二醇含量低,为保证萃取剂纯度,就需要外排大量的萃取剂,因而会损失较大量的萃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