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涡轮壳表面缺陷的机器视觉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0510.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厚云;李克斌;周申江;叶剑杰;江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涡轮 表面 缺陷 机器 视觉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汽车发动机涡轮壳表面缺陷的机器视觉检测装置,它包括:
专用夹具,用于将被测涡轮壳工件(101)装夹于运动工作台上;
运动工作台,用于将装夹后的被测涡轮壳工件(101)传送至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二检测工位;
组合光源系统,用于对被测涡轮壳工件(101)表面进行准确的光照补偿;
工业摄像机,用于采集被测涡轮壳工件(101)表面缺陷图像;
主控系统(113),用于控制运动工作台、组合光源系统及工业摄像机的协调工作,并对工业摄像机采集的表面缺陷图像进行处理和缺陷检测;
显示器(114),用于实时输出被测涡轮壳工件(101)在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二检测工位上的表面缺陷图像及其检测结果;
所述组合光源系统包括低角度光源(104)、高角度光源(105)和面光源(205),低角度光源(104)以暗域照明方式对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高角度光源(105)以明域照明方式对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面光源(205)以明域照明方式对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其中低角度光源打光采用光源与被测平面等高的低角度照明方式;
点亮高角度光源(105),以明域照明方式为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由主控系统(113)调用第一检测模块进行表面磕碰、疏松、塌边及渣孔类缺陷检测;
点亮低角度光源(104),采用暗域照明方式为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由主控系统(113)调用第二检测模块进行工件表面划痕、磨痕及裂纹类缺陷检测;
点亮面光源(205),采用明域照明方式为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打光,由主控系统(113)调用第三检测模块进行涡轮曲线孔的表面缺陷检测;
主控系统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涡轮壳工件(101)出气法兰面和中间壳端面的表面磕碰、疏松、塌边及渣孔类缺陷;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步骤一,对第一工业摄像机(106)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和双边滤波处理,再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并遍历轮廓,根据轮廓的周长/面积比判断轮廓是否符合圆特征,保留圆轮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圆心;
步骤二,初始化圆环形区域的直径参数,并结合拟合出的圆心,分别确定出气法兰面和中间壳端面的感兴趣区域;
步骤三,在感兴趣区域内对图像进行陷波滤波和图像分割,再通过二叉树线性滤波器识别出磕碰、疏松、塌边及渣孔类缺陷;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涡轮壳工件(101)出气法兰面和中间壳端面的表面划痕、磨痕及裂纹类缺陷;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步骤一,采用与第一检测模块相同的感兴趣区域,在感兴趣区域内对第一工业摄像机(106)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Gabor滤波;
步骤二,将Gabor滤波图像与原始图像进行差分滤波,再对差分滤波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最后使用二叉树线性滤波器识别出划痕、磨痕及裂纹类缺陷;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涡轮壳工件(101)涡轮曲线孔的表面缺陷;所述第三检测模块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步骤一,对第二工业摄像机(201)采集的图像进行线性灰度化及形态学滤波处理,初始化涡轮曲线面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提取感兴趣区域;
步骤二,对感兴趣区域内图像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图像分割,根据面积及边界灰度比综合特征检测孔表面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5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牙数据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