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458.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 固定 件型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挤压模具,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模具,属铝合金高精度工业材料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因为铝有较好的挤压成形性,且有散热快,质量轻,刚性好,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尺寸稳定,抗冲击,耐磨,衰减性能好,易回收,有高导热和导电性能,无磁性,屏蔽性好和无毒等特点。所以铝合金型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LED灯饰,轮船,航天航空等技术领域。但在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 附图1)方面,存在以下技术难点。其一:因为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挤压比小,所以挤出的型材表面很粗糙,而且由于异形多腔形尺寸要求高,中间筋填充不足焊合不良,直接造成这种产品不合格。其二:模具设计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时间长;型材制品难成型,腔形体壁厚容易发生偏摆,出现尺寸偏差的现象,成品率低等多个问题。要挤出合格产品,降低成本,缩断模具加工及上机周转时间,只有从模具的设计方面多下文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点困难,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模具,能产出合格产品,并高效生产汽车减震固定件铝合金型材的热挤压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减震固定件型材模具,包括相互叠加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入料面上设有八个外围分流孔和八个分流桥,所述外围分流孔和分流桥沿周向均匀设置,其中心设有中间分流孔;所述上模的出料面设有大小两个内模芯,内模芯的两侧设有外模芯,两个内模芯之间设有模芯桥;所述下模内依次设有第一级焊合室、第二级焊合室、型腔和产品出口,所述第二级焊合室与型材的外轮廓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分流孔呈漏斗状,所述模芯桥将中间分流孔的内部一分为二。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桥的两侧设有模芯桥斜拉。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芯和外模芯的一端设有模芯留台。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芯的外侧设有外模芯斜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焊合室侧壁处设有阻流台。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适用挤压机型为:1650T、1800T、2000T和2500T机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缩短了模具的上机周转时间,提高了型材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八个外围分流孔,一中间分流孔,其中中间分流孔一变二,呈漏斗形入料来避免中间筋填充不足焊合不良;模芯桥和模芯下支撑斜拉或留台防偏保护不容易偏摆,避免了腔形体壁厚容易发生偏摆,出现尺寸偏差的现象;下模采用二级焊合及厚腔形处留阻流台,进行金属二级焊合提高焊合力来实现减轻挤出的型材表面粗糙度,让流过此焊合室的铝合金表面更光滑,焊合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减震固定件铝合金型材产品图。
图2为本发明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上下模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围分流孔、2-分流桥、3-入料面、4-中间分流孔、5-内模芯、6-外模芯、7-模芯桥、8-模芯桥斜拉、9-模芯留台、10-外模芯斜拉、11-阻流台、12-第一级焊合室、13-第二级焊合室、14-型腔、15-产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